English

永远的柏坡精神

2003-01-08 来源:光明日报 周大明 我有话说


革命圣地西柏坡矗立在河北平山县松柏苍翠的柏坡岭上。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党中央就是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大型现代评剧《西柏坡》就是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历史文化背景,讴歌英雄的西柏坡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确保京津石不遭水患,搬迁再建的坚苦卓绝的斗争意志和无私的牺牲精神。它以生动的历史事实,向世人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西柏坡人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该剧写西柏坡人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领导、关怀下,迅速成长和成熟,他们一次次地为革命事业牺牲自我、战胜敌人,同时也在不断地战胜自我,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力量。西柏坡人特殊的革命经历和革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是我们生命的赞歌。柏坡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精神。我们的生命将世世代代为之鼓舞,为之勃发,为之奉献。

燕赵人演柏坡戏,情融融心也融融。剧中所塑造的柏坡人,不仅是普通的中国农民,他们也是革命的战士,是人民的英雄。剧中的人物性格、特殊事件以及许多情节都感人至深。家园是老百姓的“窝”,故土难离,更何况西柏坡还是一个“粮窝子”。土地、粮食和房子是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根本,而西柏坡人为保大家甘愿牺牲小家。西柏坡的中央大院旧址就是矗立于人民群众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它象征着民族情感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历练与召唤,象征着民族的理想和未来。当暴雨不期而至、大坝提前合龙、县拆迁队被阻的紧要关头,西柏坡人不念自家财产,自动组织起来抢迁中央大院。在与大自然的顽强搏斗中,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库水淹没了故居。为使西柏坡不从地图上消失,为使中央旧址永远彰显于天下,三倍于常住人口的农户执意返回西柏坡重建家园。口粮紧缺,他们没有向国家伸手。几个壮劳力夜闯十八盘去山西换粮,一斤麦子换三斤玉米来填肚子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的“投机倒把”行为,西柏坡人为生活所迫,党中央决定从国库给库区移民每人三百斤粮,一半粗粮一半细粮。这在统购统销、口粮按比例供应的60年代已是破例,充分表现了党对西柏坡人民的特殊关爱。在生命遭受饥饿乃至死亡威胁的时刻,西柏坡人再次表现出了人性的高尚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他们想到的是战争年代支前队,推的是满车的白馒头,一路上啃着自带的麸子饼。断了粮,大伙儿把裤腰带紧了又紧,忍着饿,馒头一个不少地送到了前线;想到的是姐妹们赤脚推车送军鞋……当村民们听到党中央为他们调拨来粮食的感人消息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光粗粮就行,光粗粮就行啊。”“有粮食吃,我们就可以干活,可以为再建中央旧址出力了。”那份朴实与执着,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青年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袁淑梅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饰演了一号人物柏凤。袁淑梅表演古装戏和现代戏都拿手,这对于一个青年评剧演员来讲已经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她的表演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性格。柏凤的人物塑造同样有着自己的演唱特点和形体造型特征,艺术形象大气、淳朴、鲜活、细腻,人物丰满而又简括。这与著名导演顾威的精湛艺术是分不开的,柏凤的艺术形象走出了戏曲行当的约束,突出了柏坡精神、柏坡人的情感和人物个性。坡生、山根、刚刚、英英、王嘎咕、赵丫丫的表演也有相当的艺术功力,人物把握有分寸。作为西柏坡群众形象,这些角色以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的生活境遇,表现了革命老区西柏坡人民的群体素质和在革命指引下的中国农民的雄浑、朴厚。

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是灿烂辉煌的,西柏坡人民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精心建造了这座丰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