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干部》:江南乡镇发展史的缩影

2003-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云顶 我有话说

当我看完20集电视连续剧《干部》(江苏省广电总台和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等联合摄制),总无法摆脱主人公项达民及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带给我的冲击和思考。上演在苏南水乡塔镇上的那段喜剧悲剧,可以被看作江南改革史、发展史的一帧缩影。剧中,灵与肉的搏杀,新与旧的较量,成长与落伍的反差,都显得紧张而尖锐,同时,它们又被江南浓浓的氤氲意象笼罩着,浸透着,自有一种湿漉漉的温润的艺术力量,沁人心脾,令人难以释怀。

带着一双胶鞋、一袋干粮和能够吃饱穿暖的理想,回乡知识青年项达民在20多年前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乡镇创业史。20多年过去了,塔镇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跨进小康生活的乡镇。然而,这时候塔镇的乡镇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集资修建的别墅卖不出去、年关将近却无钱付给外地民工、久负盛名的王桃厂用“麻将”贿赂并导致上海采购员死亡、全镇支柱型企业“阳光”集团总裁去职,矛盾一触即发,局面一片混乱……《干部》着意揭开冲突和痛苦,并且将上至平江市委、下至塔镇乡镇企业的各级干部逐一亮相,这就能够使我们集中看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一批党的干部如何经受考验,如何在困难中成长,如何在实践中牢牢掌握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形象的阐述。

《干部》最打动我们的地方,当属干部形象的真实可信。创作者不因某种功利目的,去作任意涂抹,它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时期这个地区的干部身上最内在最本真的东西,客观呈示出来。拿项达民来说,作品没有把他当作一个成熟的干部形象来写,也不回避他的种种局限和毛病,而是将他搁置在小镇各种矛盾的峰谷浪尖上,来逐步刻画他的性格,揭示其事业的前景。剧中,他因功勋卓著导致了自我急剧膨胀,在塔镇永远是他说了算。然而当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旧有的家庭式管理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他的决策频频失误,这位农村基层干部面临太多新问题的纠缠和痛苦的选择。然而,经受过改革磨砺的项达民,心灵还是纯洁的,他在痛苦的自我反省中一步步成长成熟了。在项达民的周围,还有一批性格鲜明、内心复杂、具有多个侧面但原则性很强的干部形象,他们在剧中活灵活现,可亲可信。闻舒,作为有中央工作背景的平江市委书记兼市长,稳重冷静,每到关节处总能显示出他深明大局、知人善任的素质,尤其在项达民的去留问题上,他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从而体现出一位党政一把手的练达成熟;另外还有爱憎分明却常遭人误解的市委副书记楚平,小心翼翼运用手中的权力的县委书记吕正,看似刻板迂腐、实则对党和人民利益怀着极大热情的纪委副书记尤敬华,为了工厂可以豁出命来、但又治厂无方的女厂长兰桂花……

《干部》富含深意之处,在于及时捕捉了乡镇改革如何再上新台阶的课题,尤其敏锐地触及了乡镇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即首先如何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素质的问题。剧作犹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无情地将以项达民为首的一批乡镇干部身上旧有的观念、作风加以展露剔除。我们看到,书记项达民和镇长柏森林之间一直有着看不见的紧张对立,柏敏锐地发现现行的乡镇企业家长制的弊端,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却总被自以为是的项轻易否决,他痛苦,不甘心,但最后与项达成默契,他一边学习项身上好的经验,一边纠正项的偏差。由于项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原有素质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他要在提升自我的基础上,用全面改制进行新一轮的创业。当项达民和柏森林回顾走过的风风雨雨,都为互相改变和丰富了自己而感动。作品告诉我们,他们正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需要的干部。

感谢《干部》,它让我们认识了一批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从镜头画面中,我们看到了像项达民一样的乡镇干部为了一方的繁荣富裕所承受的压力和超越自我、创造新我的品质。相信有了这样一批跟随时代前行的干部,那里的明天会更加阳光灿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