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珠三角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带

“联合舰队”显示威力,高等教育强力支撑——
2003-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过20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圈,以上海、苏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产业圈和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圈。其中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通过近年来的区域协作、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那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最高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崛起

走进今天的广东珠三角地区,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尘土飞扬的大工地和几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而是装满各种高科技产品的集装箱车流奔驶在高速公路上。人们感受最深的也不再是当初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而是广州的汽车、深圳的通信、东莞的IT、珠海的软件、佛山的家电、江门的摩托车和肇庆的电子元件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知名品牌。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结点,沿珠江的东西两岸,把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乡镇、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沟通起来,形成点线相连、互相交织的网络,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的23%。目前,产业带内已建成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6个国家级和东莞、肇庆、江门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广州、珠海两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12个“863”成果转化基地和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记者从日前在珠海召开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九五”期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达19.2%。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内的国内生产总值8364亿元,占全省的79.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335亿元;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210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97亿元。

“联合舰队”的威力

这里的人们习惯用“联合舰队”来形容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处在同一空间地域综合体里的各个市区园镇之间不搞“战国纷争”和“诸侯经济”,在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上互相不攀比,不克隆,而是在广东省政府的宏观协调和引导下,各自扬长避短,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起珠三角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协作平台。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和行动上的默契,产业带内才出现了若干个全国乃至亚洲地区“之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成,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合成纤维、塑料占全国的3成;有机硅占全国的1/4;生物工程药物上市批准数占全国的5成,产值占全国5成以上;智能化和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6成;电子医疗器械产量占全国的6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40%左右,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带。

高等教育的强力支撑

本报曾在2001年刊登过《珠三角涌动大学潮》的报道,记者当时在采访时遇见这样一件事,一家生产信息产品的跨国公司把珠海每年能否提供200多名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作为项目落户的一个重要条件,珠海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对方考察了大学园区里的几所软件学院,项目立即顺利落户珠海高新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去年这家名叫伟创力集团的外资企业刚刚投产第一年,出口额已近10亿美元,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之一。一批IT产业制造商在此群集,珠海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IT产业制造基地之一。

据悉,去年前10个月,外商向广东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比前年同期增长了56.3%,全省实际利用的外资占到全国的1/5还多,其中八成落在了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高等教育已成为这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力支撑。如今,这个产业带内已拥有41所高等院校、40多万在校大学生,52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59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珠三角正逐步形成以广州为龙头,珠海、深圳、佛山、东莞为骨干的高等教育的五大集聚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