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2003-01-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天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天津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93.2%,从业人数占产业工人总数的98%。制造业的兴衰牵动着天津经济的大局,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九五”开始,天津市政府就确立了“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的基础,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推进老企业调整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再造天津工业的新优势”这一战略目标,相继启动应用示范工程,成立服务机构,用信息化推动天津制造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

在信息化进程中应运而生

2001年12月,坐落于天津科技产业园区的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正式成立。它是天津市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市级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业务范围包括承担政府委托战略研究、项目管理;为各类企业事业、机关提供咨询、监理、培训与信息服务等。中心下设天津市CIMS工程中心、CAD中心、培训网络等服务机构。

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按照天津市科委的要求,认真准备天津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方案。经过他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全国专家组的评审中,天津市被批准成为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此后,他们在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依托专家委员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基本状况调查与案例分析工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积极参与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体系的研究工作。

组织、管理制造业信息化的项目申报、评审,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好项目的管理,进行重大项目验收——是他们首次进行的有益尝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人们好评如潮。在今年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申报中,共有208家企业主动参与,呈现出依靠科技求发展的喜人局面。

为了使服务更有针对性,他们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分中心的建设,先后成立了机电、汽车、冶金、纺织、轻工、模具、服装分中心,迅速发展中介技术服务,建立行业和区域的服务中心,形成较完善的推广服务体系。市科委在科技创新项目的经费安排上,也向这些服务中心建设倾斜,真正把政府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着力点放到“创环境”上来。

他们主动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707所等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协同设计平台。并与北航海尔、广州红地、香港盈科、南京金思维等国内外IT厂商开展合作,加强服务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为130多家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提供了咨询和监理;广泛开展企业信息化技术培训;邀请院士、专家来津进行高层讲座,提供信息化发展最新信息和最新动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十分重视自身能力的建设,目前中心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在信息化进程中创新发展

发展要有新思路。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调整,三项建设”的发展思路——

以建设国家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目标,使中心工作更好地适应政府和企业的需要。为此必须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和环境建设,加强中心业务主体,使之有更大的发展后劲。

完成“两大调整”。一是从传统事业体制向现代企业体制调整:实行“一个中心,两个体制”,在承担政府委托事务、信息化工程项目监理等方面以非营利性质独立运营;而在服务产业化方面要坚持以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二是在中心业务方向上,要从原来比较分散的业务方向调整到围绕天津经济特色的专业化的主导业务方向上来。

开展“三项建设”:一是中心的能力建设。包括中心的制度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建设等;同时,抓住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和吸引人才,加强员工队伍的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二是环境建设。在为中心主导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努力形成有特色文化氛围,把“公正、规范、诚信、奉献”的文化内涵融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去。三是以中心为龙头的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网络化是该中心追求的工作目标目标之一,目前他们建设的技术服务体系已经覆盖了一些行业和地区,下一阶段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技术运作、资本运作,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若干制造业信息化行业(地区)服务中心、专业化系统集成公司、培训中心等技术支持单位组成的天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产业联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