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

2003-01-23 来源:光明日报 欧阳宗书 我有话说


在中国外债史研究领域,许毅教授可谓是贡献卓著:从1982年起,他就中国外债史料进行搜集、整理,经过12年的努力,出版了中国近代以来全部的外债资料,即《清代外债史资料》、《民国外债档案史料》、《上海市外商外债档案史料汇编》及《中国外债档案史料选编》等。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他联合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专家学者对外债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主编出版了《清代外债史论》、《北洋政府外债与封建复辟》等著作,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洋外债二重性研究》,受到了学术的高度评价。最近,经济科学出版社推出的《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以下简称《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是他主编的又一力作。

与一般的历史类著作不同的是,《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不是一般性的历史过程叙述,也不是某个债项的具体研究,而是以外债为切入点,将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分成若干重要问题,逐一剖析,力求在整体上探究历史规律问题。全书载有《清朝从“康乾盛世”到腐朽衰落的历史演变》、《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清代的电讯事业》、《“庚子赔款”与清末的新式教育》、《清末的金融外债》、《清末的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借款》、《清末的内债与外债的转变》、《清王朝崩溃前的借款》等15篇专题论文,均以外债为切入点,以洋务运动为轴心,分别对清朝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资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赔款、借债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关系、外债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等若干重要问题作多角度、多层次研究。他不仅研究外债的形成和用途,而且通过外债与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的交互作用,来分析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对外债和洋务运动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和生产方式的形成,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

该书按照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方法,客观、辩证地研究和评价外债在洋务运动中的历史功过。众所周知,外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洋务运动持续30多年中,共举借洋务外债14笔,数额为7957310两库平银。在那个时代,外债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成为帝国主义从经济上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债史,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资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正因如此,人们总是把清代外债说成是恶债。该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全面、系统地占有外债史档案资料并对它作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学术界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对的,但若以此来概括清代外债的本质则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外债在变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特别是以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以外债购买机器、创办工厂、兴办海军、修筑铁路、搞活企业等,直接买进了先进技术,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因素,又在客观上起到违反中外反动统治阶级意志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举借外债意味着丧失更多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也意味着中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形式。这就是许毅教授一以贯之的外债二重性理论。历史事实证明,这一研究方法是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也是正确评价清代外债史的科学方法。

《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
许毅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