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俗旅游 利在千秋

2003-01-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我有话说

常听业内人说,近年来北京昌平区发展民俗旅游很有特色。从1998年开辟第一个民俗旅游度假村以来,现已发展成遍及全区7个镇的38个民俗旅游度假村,占全区行政村的12.1%。昌平区共有近千家民俗旅游专业户,可同时接待万名游客。

昌平是京郊西北的旅游资源大区,三分之二为山区、半山区。当地山青水秀、古迹众多,景点密布,如庞大的帝陵群、十三陵水库、居庸关长城、小汤山温泉、九龙游乐园等33个京城人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于是,昌平便有了“北京后花园”之称。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城市居民享受农家乐带来的休闲游方式,深受中外游客青睐。这为以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带动山区农民致富的昌平区,带来了良机。4年前,昌平区出台了《关于发展民俗旅游相关扶持政策》和规范化管理标准,全区先后投入上千万元用于鼓励农民发展民俗旅游业。

长陵镇德陵民俗旅游度假村,坐落在潭子峪山脚下的明代帝陵区内,地下埋葬着明朝第十五代皇帝。东邻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和莽山天池;西邻明陵永陵宫;南邻十三陵水库;北靠潭子峪山。走进村中,最醒目的要数坐南朝北的明朝“古城堡”。据说是当年耗银万两,用上百万块大砖,历时3年才建成了这座高4米,长和宽均为150米的牢固围墙,专供有身份的看陵人居住,被当地人称为古城堡。我们一行迈进“古城堡”的大门,见一些村民正忙着修回字环行路。顺着左侧排房往前走,有位大娘主动打招呼,用手指着不远处的“农家乐18号”的灯箱广告说那就是她家。大娘家有两个院子,共3口人。自成为民俗旅游专业户后,她和儿子、儿媳就搬到面积小的前院,把面积大的里院用来经营农家乐民俗旅游。北面的房里,包括可住8人左右的通铺,双人住的单间和用餐及娱乐共用的客厅。院里有新装修好的男女卫生间和洗漱间,干净实用,厨房也整理得井井有条。大娘笑呵呵地说,来这吃住的游人图的是新鲜、实惠,玩得可高兴了。我家去年的收入近10万元。村支书说,我们这经常不关家门,没关系进院吧。这是个长方型的院子,四面都有房子,宽敞的院里除了树和花,还摆放着金灿灿的玉米和黄橙橙的柿子,透出喜人的丰收景象。村支书用手指着说,这样的环境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瞧,那间房里的日本客人已经住了几个月了。至于主人家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据悉,去年1至10月,昌平区仅民俗旅游接待的客人就达35万人次,同比增长55.5%,旅游收入1147.4万元,同比增长53.4%。昌平民俗旅游搞得如此有特色,用昌平区旅游局李万佰局长的话说是,在政府的扶持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山区农民成为了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促进了民俗旅游快速发展。这样既满足了国内外游客的市场需求,也为村民奔小康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