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检阅我国期刊

2003-01-30 来源:光明日报 计亚男 我有话说

涵盖时政、经济、科学技术、学术理论、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工作指导等领域、近9000种的国内期刊,前不久,通过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检阅和总结。

346种期刊获得表彰

国家期刊奖是我国期刊业唯一的政府奖,也是中国期刊的最高奖项。首届国家期刊奖于1999年颁发。

2002年9月份,新闻出版总署开始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工作,经过评委会专家的审读、初评、入围公示和评委会最后的定评,最后共有346种期刊获奖。其中,获国家期刊奖的60种、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97种和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的189种。

近几年来,我国期刊事业充满了新的活力,一批优秀的期刊人才脱颖而出,一批品牌期刊已经发展成为期刊界的中坚力量,一个精心组织选拔的“中国期刊方阵”,正将我国期刊打造为立足世界期刊之林的精锐力量。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委会主任石宗源说:“国家期刊奖的设立,是为了表彰这样一批期刊界中的佼佼者:它们所拥有的文化底蕴、知识含量与社会价值已远远超出其自身的出版含义,而上升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专业人士肃然起敬的文化生活或学术科技品牌,成为汇集知识的渊薮、传播真理的阵地、探索奥秘的殿堂。”

同时,他说,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相比,我国的期刊在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但我们至今没有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的期刊,没有可与发达国家期刊集团实力相抗衡的期刊集团。与国内其他类别的传媒相比,期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发行量、经营额、广告收入、制作水准、规模效益等等,期刊都还难以与电视、报纸等传媒相比。目前,我国的期刊绝大多数还处于单位分散、规模弱小、实力单薄的境地。

评选结果基本公正

这次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性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说:“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参与评选工作的同志在总结时认为,这次评选活动基本圆满,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要求。虽然,有的期刊为落选觉得委屈,但对获奖期刊还是服气的。”

在初评名单向社会公示的20多天里,新闻出版总署对接到的各种反馈意见,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都给了反映者明确的答复。

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做了这样具体的评述:评选的准备、审定、规则和标准等程序相当完满,质量和准确度都比较高,基本上体现了客观情况;透明度强,基本没有外来干扰因素;总体上依靠专家,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外文局等部门衔接、协调得很好,行政管理部门不介入专家组的评定工作。

张伯海认为,这次评选的不足之处是,报名时间稍微仓促了些,致使个别期刊漏报;评选结果基本公平,但落选了个别优秀期刊。

在学术期刊的评选中,科技类和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评选专家组由来自高等学校、教育和理论系统的专家组成。

学术期刊评选的标准,主要看学术研究与现实发展的推动性、实用性联系是否紧密,以及原创性和规范性。

本次入选的社科类期刊中,理论类占22%、学术类占45.56%和指导类占7.23%;科技期刊中学术类占45.56%、技术类占33.4%、科普类占13.4%和检索类占0.56%。《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

科技类期刊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本届科技期刊中的学术类期刊学术水平有着较大的提高。如排序前82名的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2001年均比2000年有较大提高,2000年影响因子平均值是0.36,2001年是0.48,而被引频次的平均值2000年为425.37,2001年为696.04。

最大的收获是积累经验

本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不仅对我国期刊的质量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考察。同时,也为解决期刊界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号多刊、广告违规等提供了线索。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样的评奖,使我们掌握了许多具体的情况,积累不少实例,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工作。”

“这次对参评期刊进行了透彻地考察、分析,这是前所未有的。将考察、分析的意见反馈回去,对于期刊业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张伯海如是说。

余昌祥说:“评奖中,大家对期刊业的发展思路、管理方式和现行法规、规章等提出的问题,引起我们深思。”

据了解,为了更好发挥获奖期刊的品牌效应,新闻出版总署最近将要出台有关的规定,对国家期刊奖获奖徽标的使用进一步加以规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