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妙笔笺注论唐诗

2003-01-30 来源:光明日报 林大志 我有话说

《唐诗合解笺注》
单小青、詹福瑞点校&nbsp
河北大学出版社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这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在世界文学史上亦据有一席之地。由河北大学出版社近期编选的“历代唐诗选本丛书”,计划将历代流布较广、现今传本渐稀的唐诗选本整理出版,第一阶段现已面世的计有《唐诗合解笺注》、《唐诗解》、《唐诗鼓吹评注》三种。

其中,《唐诗合解笺注》源出清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尧衢之手。雍正年间,王尧衢编选《古唐诗合解》16卷,其中古诗4卷、唐诗12卷。因丛书体例所限,此次单小青、詹福瑞两位先生的点校本惟取该书唐诗部分,并依铸记书局本之名,题为《唐诗合解笺注》刊行。书中共选诸家唐诗625首,涉及作者132人。点校所用底本为铸记书局1913年依吴郡王氏家藏原本校正石印本,同时取书业德记藏版、光绪七年重校《唐诗合解笺注》本,以及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参校。其间所遇语意错讹、文字漫漶之处若干,点校过程中均以诸本对校,择善而从。异文俱以“校记”形式出校,纠正和弥补了原著的一些缺憾与不足。例如,原书对同题组诗多只标明题目,作者则在点校中逐一查检,明其次第。对诗题、正文之异同亦不径改原文,而以校记标明。不仅如此,书中还纠正了王氏原著的一些错讹之处,以使其成为完璧。如王昌龄《宿裴氏山庄》、《秋兴》二诗,原书误作储光羲;唐玄宗《幸蜀西至剑门》误作孙逖;崔曙《九日登仙台呈刘明府》误作崔署等,点校时均一一辨明归属。个别篇目作者难以确考者,亦在校记中说明,如元稹《行宫》,作者一作王建;司马礼《宫怨》,作者一作“司马札”等等,此不一一置喙。

整体观之,《唐诗合解笺注》一书点校精审,装帧考究,书后附有作者及篇目索引,便于读者巡检,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上佳之作。

在明清众多诗歌选本中,《古唐诗合解》一书流传颇广,影响较大,而这显然同王氏的选诗眼光多有关涉。可以说,任何一部选本其篇目的去取都与选家的审美情趣、诗学思想紧密相联,有关篇章的选录标准,王尧衢在该书“凡例”中有明确表述,即“唯取格调平稳,词意悠长而又明白晓畅,皆人所时常诵习者,载入兹篇”。然而就入选篇目看,“词意悠长”与“明白晓畅”相比,他还是更喜前者。该书载李、杜、王、孟、高、岑诸名家诗多篇,但白居易的诗却极少入选的事实,便折射出王氏选诗的审美标准,即推崇诗意悠远、含蓄蕴藉之境,对平易浅近之作则略非所好。清代前中期,诗论主张以王士祯的“神韵说”影响最大,王渔洋在康熙朝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号为“一代正宗”(袁枚语),其理论与创作俱为时人所重,诗学思想上承戴叔伦、司空图、严羽诸人,标举自然天成,韵味悠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意境,后世甚至视其为开一代风气之人,故四库馆臣说:“诗自太仓、历下以雄浑博丽为主,其失也肤,公安竟陵以清新幽渺为宗,其失也诡。学者两途并穷,不得不折而入宋,其弊也滞而不灵,直而好尽。语录、史论皆可成篇,于是士祯等重申严羽之说,独主神韵以矫之。”(《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五)由《古唐诗合解》一书的编选旨趣观之,王尧衢的诗学思想显然曾受“神韵说”的影响。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这套唐选本丛书也是我们遍观历代文学思想、诗歌流派的便捷之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