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求职要学会面对“应激”

就业风向标
2003-01-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主要因素中,就业压力已成为超过学业压力、失恋等因素成为对学生影响更大、因而也更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面对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走进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应怎样保持健康的心态、饱满的斗志、积极的情绪呢?学校又应为竞争压力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些什么呢?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每年都要接待一些来访的家长和学生,为这些人解除困惑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负责指导的并不仅仅是本校的学生,因而他们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也就更带普遍性。

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胡佩诚教授说,学业压力也罢,失恋困惑也罢,就业竞争引起的焦虑也罢,在心理学家的眼中,统统可以看成是一种“应激”。“应激”,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名词。可以理解为人在生活中因为遇到了困难、压力、挑战因而需要接受考验。怎样面对“应激”?我们总结了一套办法,来访者无论需要面对哪方面的“应激”来向我们求助,我们都把这些办法教给他们,当然我们会将这些办法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办法之一是回避。面对矛盾或压力,不正面接触,绕开它。拿求职来说,面对炙手可热的行业、部门,僧多粥少,与其白白受挫,不如另谋他路——不参加这儿的竞争了。服从国家指标的分配、从军、支边,都不妨作为人生之旅的第一次选择。既为国家解决了用人急需,也为自己增加经历、阅历,为人生的下一次冲击积累了资本。

办法之二叫做“可知的心理准备”。“可知”是指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其艰巨程度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做好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胡佩诚教授特别希望通过媒体向大学生们强调:当今社会不仅大学生面临择业,所有的人都要走进择业的行列,而且择业将是每个人一辈子都会面临的问题。西方国家一个人一生换十几次工作毫不稀奇,而大学毕业的求职只是一生若干次择业中的一次。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你还会感到压力很大吗?

办法之三是调整对“应激”的认知。分析并客观地评估面临的具体“应激”将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影响,给自己设计出应对“应激”的最佳办法。

办法之四是运用经验。在以往类似“应激”中,哪些态度、做法比较成功,哪些效果不甚理想,现在能够运用哪些经验?“求职”的过程,既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运用经验的过程。

办法之五是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最常用的是“否认”。一个人被诊断患了癌症,最初的反应常常是“医生弄错了”,“把别人的片子、化验单弄成我的了”。这种“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使人对灾难有个逐步接受的过程。通常人们把“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概看成是贬意,其实这种把挫折“合理化”(何况有些挫折本身的确具有合理性)的做法,不失为缓冲心理压力的一种措施。在求职失意时,适当起用自我防御机制,可以保护自信,保持斗志。

办法之六是寻求社会支持:朋友、亲人、家属、同学……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不要自己单打独斗。除了寻求在具体问题上帮忙,还可以在交流中获得鼓励、蔚藉。即便是同病相怜,也有减轻孤独、减轻压力的作用——反正发愁的不是我一个。

办法之七是培养良好的性格。因屡次受挫而导致抑郁症的,一般都与性格有关。在逆境面前,意志要坚强,性格要开朗豁达,认真而不焦躁。但这一条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在中小学就要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培养。

办法之八是选用适当的药物。特别是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药物可以起缓解作用。

办法之九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需要认知治疗还是行为治疗,医生自会对症考虑。

办法之十是消除求职的“应激源”。当物质极大丰富,工作不再是为了温饱,而只是为了满足兴趣、丰富生活内容的时候,当社会为每人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机会的时候,就业领域的“应激源”自然就消除了。这是我们奋斗的理想。

“但就现实来讲,一定要告戒大学生,‘就业’是一辈子的事,‘选择’要进行很多次,‘应激’并不可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做出了某种选择,就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对于这一点,胡佩诚教授解释说:例如去外企还是做政府公务员,留京城还是去外地,其实都是各有利弊。在局外人眼里,哪种选择都不错。但一些当事者往往会在这些问题上焦虑不堪,苦恼不堪。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是“推广职业类型的心理测试”,这是胡佩诚教授对学校相关机构的一条重要建议。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的测试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告诉被测试者,你的性格、气质、智力类型适合哪类职业。现在国内有些大学和中学在做,但还不够普遍,其实这对求职学生是非常需要的。负责对求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人员也应该由懂得职业心理学的人担任,这样会给学生提出更中肯的具体建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