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书屋”大作为

2003-01-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胡立华 张鹤 张成武 我有话说

岁末年初,总有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踏雪进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如何让“三下乡”变成“常下乡”、“不离乡”?湖北省襄樊市的做法是: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以农户经营为主体,大力发展“小书屋”——文化科技屋。

近年来,襄樊市先后建设了1200多户文化科技屋。农民们说,文化科技屋是我们身边的宣传员、技术员、信息员。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镇支付能力有限。襄樊市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一条“政府主导、部门扶持、市场引导、个人投入、以商养文、以文活商、滚动发展”的文化创新之路,解决了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干部减少、农村宣传文化无人做的问题。各级政府在文化科技户建立之初,在书籍和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宜城市市直单位和上级单位共为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捐款35万元,捐书2万多册。南漳县共有80多家单位捐书8万多册,捐款物25万多元。各地宣传部门在政策范围内协调工商、税务、文化部门,给予适当优惠,以增强文化科技屋的自身发展能力。宜城市规定,对群众满意、符合标准的文化科技经营户,在农村义务工逐步取消的期限内,每年免除一个人头的义务工。这些措施促使文化科技屋迅速成长起来。

如何确保文化科技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该市引入市场理念,鼓励农民个人经营。板桥镇文化科技屋户主任修华依托家用电器商店开办小书屋,尝到了经营文化科技屋的甜头。九集镇九仙观村文化科技经营户谢传海,藏书总量达到6700多册,书籍以自筹为主,县直、镇直单位赠书1000余册,其中三分之一为科技书,除了租售书外,还租赁学习用品和音像制品,平均每天租书20多本,接待读者30多人,月收入达400多元。

设立“新华驿站”也是襄樊市的一个创举。在文化科技屋设立“新华驿站”或新华书店代销点,不仅解决了文化科技屋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丰富了文化科技屋的图书种类,同时保证了文化科技屋的图书内容健康。

郑集镇皇城村的文化中心户张明德通过1年多的发展,已有各类图书2000多册,订有党报党刊,有播放科技和文化知识光碟的成套设备,有32平方米的活动室,象棋、羽毛球等文体用品一应俱全。尹民全是皇城村的养鸭大户,张明德主动把《养鸭大全》给他看。尹民全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配养鸭饲料,蛋鸭成熟期提前了10天,出蛋率提高了30%。

文化科技屋成了宣传党的政策的好阵地。九集镇九仙观村文化科技屋户主谢传海在屋里放了两块黑板,把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写在黑板上,并把党报党刊上的有关政策问答剪贴在黑板上,讲给来看书的农民听。十六大刚结束,他就把十六大报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语写在黑板上,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文化科技屋的出现,还逐步改变了农民“白天干活,晚上睡觉”的作息方式,闲暇之余,农民们愿意到那里坐一坐。东巩镇退休干部郑建华写得一手好字,他定期到王家畈村文化科技屋教青年练书法,带动了一批书法爱好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