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演出市场的新概念

今日话题
2003-02-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单三娅特邀嘉宾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于平 我有话说

单三娅(左)与于平(右)


本题提示

美国《纽约时报》2002年12月23日发表文章《寻求新理念:中国官员考察百老汇》(作者:杰西·麦金利Jesse Mckinley)。这篇刊于头版的大篇幅文章写道:“一个中国政府代表团悄悄地来到了纽约市。他们既不是进行政治访问,也不是要洽谈商贸合作,而是要考察百老汇的经验”。美国主流媒体以如此重要的版面和大量篇幅报道我文化艺术领域的情况,非常罕见。为此,本报记者对我代表团团长、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于平进行了专访。

记者:去年岁末,您率领文化部艺术司代表团赴日本、美国考察音乐剧艺术,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于:这个考察原是艺术司2001年工作项目,后因“9.11”事件被搁置下来了。我们去日本、美国考察音乐剧艺术的动机,是出于对国内演出市场未来发展、对国内舞台表演艺术创作趋向的思考和调研。

记者:你是说,对于我国不太景气的舞台表演艺术,可以从国外音乐剧创作演出的理念中获得某种启示?

于:在我看来,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不景气,既有创作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运作方面的原因。但是,即使是创作方面比较优秀的作品,其票房也不够“优秀”。音乐剧作为在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走红的舞台表演艺术,其创作理念和市场机制都可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记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文化建设中的产业意识也逐步增强。舞台表演艺术的票房能否“优秀”,决定于我们用什么把观众请回剧场。

于:我很同意你所说的“请回观众”。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观众离剧场而去呢?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应确立一种观念,即绝大多数观众进剧场是为了休闲娱乐;其次,是“休闲”方式是多样性的,当剧场表演缺乏足够的魅力之时,人们可能去影院看“大片”,可能去康乐宫打“保龄”,也可能呆在家中上网、听CD或看电视。所以这两个问题要解决好。

记者:这话听起来有点“拿什么拯救舞台表演艺术”的味道。

于:剧场曾经是人们聚会的重要场合之一。在那里观赏艺术作品,往往不是寻求个性化的解读而是投入仪式化的认同,其中对演艺明星的崇拜甚至构成了人们当代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电视传媒中的演艺节目极大地张扬着剧场具有的这一功能,“家庭”作为观赏的独立单位被电视粘合成社会的组织乃至器官。

记者:那为什么在电视作为传媒手段出现更早、覆盖更广的西方某些国家,舞台表演艺术,特别是百老汇音乐剧仍能将观众吸引到剧场、端坐在台前呢?

于:这正是我们希望寻求的答案。此次赴日本、美国考察前,我也在不同的地方看过一些音乐剧经典剧目的演出,如《西贡小姐》、《西区故事》、《美女与野兽》、《悲惨世界》等。由于是在孤立情境中的关注,所以过去我总以为音乐剧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功仅仅得益于其艺术创作上的审美追求。其实,音乐剧的审美理念是“消费审美”的理念,是在“消费审美”中实现的对于社会观念的精神认同。我们这次在日本和美国观看的音乐剧有《狮子王》、《猫》、《制作人》、《阿依达》等。虽然都称为“音乐剧”,但每一部剧作之间的艺术风格很不相同,却都体现了为实现社会休闲功能的审美追求。但我更关注的是影响着其审美理念的创造机制。在这点上,日本“四季剧团”的操作方式和美国纽约“百老汇剧”的操作方式是不同的。

记者:据我所知,“四季剧团”在日本各地拥有7个剧场,而它二百余人的演员队伍可同时演出8台不同的音乐剧作品。

于:我们在日本考察期间,“四季剧团”各演出队在不同城市同时演出的音乐剧就有《狮子王》、《猫》、《歌剧院的幽灵》、《阿依达》、《妈妈呀》等。“四季剧团”的操作方式是一个生产音乐剧的文化产业,这一操作方式的成功主要是“引进”的成功而非“原创”的成功。

记者:其实,在纽约百老汇走红的音乐剧有许多也是来自伦敦西区而并非美国的“原创”。

于:美国剧院联盟总载Roy Som lyo认为,“百老汇剧”是美国对戏剧艺术的贡献。在我看来,“百老汇剧”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商业戏剧,区别于非赢利团体演出的戏剧;它是大都会戏剧,区别于地方剧院演出的戏剧。作为商业戏剧,其实百分之八十的“百老汇剧”在商业运作上是不成功的,而作为大都会戏剧,它又吸引着各类制作人来此投资,因为这是使一台剧作迅速走红从而走向世界的一个“起点市场”。“百老汇剧”的操作方式是许多剧场集中一地所形成的一个音乐剧竞销的文化市场。

记者: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你们考察“百老汇”旨在“寻求新理念”。能否谈谈音乐剧的审美理念与创造机制在我国应当或可能出现的作为呢?

于:我想,我们的作为可以体现在四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我们的舞台表演艺术要研究“艺术的时尚化”和“时尚的艺术化”这一课题,要考虑为广大观众的“精神休闲”提供“审美消费”;其二,我们的某些戏剧传统,特别是歌舞性较强的“曲牌体”的地方戏,可以借鉴音乐剧的审美理念。其三,我们呼唤“四季剧团”这样的演艺产业,当我们鼓励我们的演艺单位正视文化市场、增强产业活力之时,我们不是放逐一只只舢板,而是要打造演艺文化产业的“航母”。其四,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伦敦西区或纽约百老汇这样的、许多剧场集中于一地的演艺市场……

记者:这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吗?

于:考虑还很不成熟,姑且称之为引玉之砖吧。我认为,可以考虑在深圳建音乐剧的文化市场,形成舞台表演艺术产业化的规模效应。原因是:其一,深圳是文化传统比较薄弱的现代都市,时尚化的表演艺术会成为都市文化品格的一部分,而且同时满足都市成员及外来观光者的文化需求。其二,深圳的消费水平相对而言较高,又紧邻着消费水平更高的香港,还可吸引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到此享受“精神休闲”。其三,多元投资的可能会使这一文化市场迅速崛起。(摄影 程伟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