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在创新中发展

2003-02-12 来源:光明日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我有话说

编者按:新世纪前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2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许多预计不到的矛盾和困难,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去解决,去克服。这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之一,就是要始终不渝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以科学理论指导各项工作。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十六大报告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号召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繁荣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创新,本报理论部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即日起在本版推出《理论在创新中发展》专栏,限字数5000字以内,欢迎赐稿。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是两股最活跃的力量,也是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正是在这两个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领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技术动力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

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572页)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过去一般都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从生产力系统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寻找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不够。邓小平作为一位开创新时代的卓越领导人,以深邃的战略眼光,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来的。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阐释中,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确立起“科学技术动力观”。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42页)这个论断,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而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它确认科学实践为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人类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只有五六千年;真正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上,并引起社会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还不到300年。但是,科学劳动的起源是与人类的文化生活起源一致的——人们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寻求规律的思考就是脑力劳动,也是科学劳动的开端。认识事物、寻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这是由一般到个别、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由现实到规律的思考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取得巨大成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它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预见,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格局。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源和条件的原理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创造者;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至于在这个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何以能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的阐述。当然,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而在以往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社会主义优越性成了一个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抽象的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道理从根本上讲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应该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正确的政治领导的结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表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正是按照这个道理,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作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迎接新世纪的2000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阐明了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现实根据和奋斗目标,由此把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社会革命胜利后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根植于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社会发展的沃土之中。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上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性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从根本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它科学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执笔:李翠贤、文兴吾、刘平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