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

2003-02-14 来源:光明日报 彭清国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深化,揭示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时代性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形成于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已经把“实事”、“求”、“是”的概念阐述得很清楚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系统的科学概括。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实事求是、实践标准与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是对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毋庸置疑,解放思想的融入,使党的思想路线增强了活力。当然,解放思想不是没有“度”,“过”与“不及”都是“失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也是衡量人们思想解放是否“适度”的唯一尺度。但是,实践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总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实践的内容和结果也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思想是否解放以及解放的程度,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历史条件相符合,否则,要么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要么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这就提出了一个实践标准的时代性问题。因此,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就不能不包含与时俱进这个重要内容。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把“思想和行动”全部置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的检验之下了,从而为人们的活动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把党的思想活动引向研究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党的思想路线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指导自己行动的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对待自己的理论、事业和党自身的根本态度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生动反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历史前进方向、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站在时代发展前列的本质特征。

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就是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现这一根本要求,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不解放思想,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会在时代变化、时势转换面前停滞不前;不实事求是,不从既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认识事物的属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及其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解放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矛盾,就会在时代变化、时势转换面前囿于个人主观偏见和狭隘经验的困扰,脱离实际而不适时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和任务变了,就不能简单地“以不变应万变”,而应当与时俱进。要做到与时俱进,必先科学审时,要科学审时必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与时俱进的前提,就能够保证科学准确地审时度势。

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进”,这里的“进”,是继承与创新的互相促进,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合规律性的推进,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的合目的性的前进。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必须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意味着解放思想的任务不可能一次完成,实事求是的课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随时随地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确定解放思想的新任务,提出实事求是的新课题。弘扬与时俱进这样的发展性要求,可以保证解放思想没有止境,实事求是一以贯之。总而言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离不开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一种思想理论的核心观念往往是它的时代精神的凝结,同时又给时代以巨大的思想影响。正如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样,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情况、完成新任务的总要求,也是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

与时俱进为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实践的新要求,时代的新要求。任何思想理论、任何事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偏离时代发展的轨迹,背离时代发展的要求,就会失去活力,甚至失去存在的理由。正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时代主题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原来的一些反映特定时代特定情况的原理、观点,变得有些不合时宜,因而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发展。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为了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我们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做与时俱进的楷模。

与时俱进为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辟了新视野。这个新视野就是从功能和价值角度探索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过去,我们曾偏重于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性质和规律作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确定秩序,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反而要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支配。这无论是对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物质运动,都是正确的、适用的。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社会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不能不考虑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就不能不考虑人的活动的自为性、目的性、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人)的有用性。在这方面,江泽民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在对党的性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进行界定时,既注意从事物的性质上去把握事物的属性,使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性质具有纯洁、稳定的特点,又注意从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功能上去把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使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性质具有综合、直观的特点。“三个代表”更加强调党的功能、党建的效果和党的活动对人民的价值。这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开辟了新的视野。我们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时,必须坚持既要从内在联系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使党和社会主义保持先进性;更要从外部联系、特别是在人的关系上去把握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和价值。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与时俱进为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开拓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创新,都和与时俱进分不开。不与时俱进,就不可能开拓创新,不开拓创新就谈不上与时俱进,要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停顿,才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实践。研究和解决与时代紧密相联、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作者为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