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四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2003-03-01 来源:光明日报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 张海迪 我有话说

今天和大家相聚在这里,我非常感慨,时间多么快啊!20年前的春天,就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了我生活的故事,那时候我28岁,是一个刚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青年。记得当时台下还坐着一些可爱的孩子,现在也该有30岁了,今天,或许你们也有人来到这里,就坐在我的眼前,你们也许还记得我那时和你们的约定——发愤学习,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如今你们一定做出了成绩,并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能没有学习的榜样。上个世纪60年代初,雷锋精神曾经深深感动和激励过全国人民,那种处处春风的社会风尚,使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40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以雷锋为榜样,热心助人,无私奉献。我的少女时代也曾把雷锋的话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今天,雷锋对于我们依然是一个亲切的名字,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民族公认的一种美德,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影响着我们精神品格的成长。也许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就有这种影响的存在。今天的雷锋精神不再是狭义的,不再仅仅是做一两件好事,雷锋作为我们生活中美好的精神象征,也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充实它,延伸它,当它成为一种品格的时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会成为我们长久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我的职业是作家,这些年,我已出版了长篇小说、散文,还有翻译作品。我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现在已经第十次印刷了,里面的一些文章还被选进中小学课本。我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还在日本和韩国出版了。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绝顶》,这本小说也受到读者的喜爱,出版几个月就印刷了五次。在文学田野里耕耘之后,我获得了中国作协的庄重文文学奖,三次获得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奖的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全国妇女优秀读物奖等等。

我一直很清楚,与很多作家不同,我文学之外的名声大于文学创作的本身,但是20年来,不管生活多么喧嚣嘈杂,我始终保持沉静的思想,认真读书写作。我对我的每一位责任编辑都说过,只要对书稿不满意我就修改,或是重写,不要因为我是张海迪就在文字上对我宽容,更不要因为我有病痛,就降低对我作品艺术水准的要求。人们知道的张海迪只是一个过去的印象,她不能代表我的今天。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严格要求自己,我也希望出版者严格要求我,出版好作品应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至于病痛,它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应该有勇气战胜它。身体有障碍也许不可抗拒,但是艺术想象的翅膀却能带我飞越千山万水。有病痛的人参与社会生活总要付出代价,重要的是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也会像所有健康的人们一样,拥有美丽的人生。

但是,创作的每一天毕竟都是艰苦的。繁重的脑力劳动需要充沛的精力,更需要好的体力。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伏在桌前一行一行地写,或在计算机前苦苦思索,常常一坐到天亮。2001年之前,我的屋里冬天没有暖气,我的腿血液循环不好,一连几个月都是浮肿的,还有身体的麻木,总是把我拖得十分困顿。实在坐不住,躺在床上我也坚持工作。我想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种艰苦奋斗,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躺着写字,钢笔圆珠笔向上不出水,我就用铅笔写。有了笔记本电脑,我就把它放在胸前工作。1998年,美国长篇小说《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初稿译完后,我又逐字逐句地修改,稿子先后打印了6遍,近30万字的小说改6遍就要看100多万字。我觉得对精神产品更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本书出版后很快就再版了,至今我也没发现书中有错别字。1999年,作家出版社邀请我改写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34万字的小说也是重写和修改了6稿,我还用计算机为小说画了8幅人物肖像,photo shop软件中的铅笔不能像普通铅笔一样画素描,很多地方只能用像针尖一样的点连接起来,画一幅肖像不知道要点多少次鼠标,那些天我的眼睛总是流泪,视力也更加模糊。后来读者来信说,我喜欢你的书,也非常喜欢你的插图,真希望那些美好的形象还能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写《绝顶》时我曾想,一个作家在艺术上应该敢于创新,给自己寻找更高的艺术山峰,并且有勇气超越新的高度。我做了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一次艺术和人生的双重追问。很多朋友都问我,你怎么想起写《绝顶》的?为什么写这样遥远和不可逾越的雪山?这源于我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的精神追求还有多高?在物质诱惑中人是否都能把握自己呢?《绝顶》写了4年,也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打印出的修改稿就有7份。小说完成后我真觉得筋疲力尽了。我有时也问自己,这样以损耗健康为代价工作,究竟为什么?我想,我对自己的每个字负责任,就是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起了一座座物质大厦,而精神就好比大厦的钢筋,有了它的支撑大厦才会坚实牢固。一个人也少不了精神的支撑,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的成长和人生观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对此作家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只有呕心沥血才能磨砺出优秀的作品。

从事文学创作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多年来,我从没放弃过学习,并且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1991年我做过癌症手术,就开始攻读研究生课程,1993年我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得吉林大学哲学系的硕士学位。此前,有关方面曾要为我安排学习的机会,也有朋友说,海迪你是名人,给领导提点要求还不容易解决吗?但我更愿意,也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扎实的知识服务社会。我从不用我的社会名声给谁提要求,更不做沽名钓誉的事。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远做一个正直的人。

除了繁重的文学创作,我也参与了很多社会工作。作家的劳动是个体的,而他的作品产生的影响却是社会的,因此,一个作家也应该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生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几年前,我获得了5万元稿酬,当时我的生活很需要改善,我回济南住了16年没有暖气的房子,一直盼望冬天有一个温暖的写作环境。我知道那笔稿酬可以帮助我,可我还是把5万元钱送给了我下乡的那个村子,帮助那里的孩子盖了8间教室。我还送给贫困灾区的孩子1万元稿酬,让他们买书本好好读书。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我积极为弱势群体呼吁。作为全国政协社会福利界的委员,我去老人之家、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解决各种困难,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用话语、用歌声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

这些年,我所从事的文学创作和担任的社会工作,对我的身体而言是沉重了一些,假如我这样的病人躺在床上,决不会有人说什么。可那是另一种生命状态——只是活着,而我希望自己不但活着,还要活出意义来。20年过去了,在我走过的道路上也开放了鲜花,每一次获得荣誉我都嘱咐我妈妈,把奖状、奖章和证书,把所有象征荣誉的物品送给档案馆,那是属于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我想,诚实勤奋,淡泊名利,不把荣誉当资本索取什么,这才是一个劳动者的本色。

今天,当我回头凝望,好像又看见那个15岁的自己,那时候我穿一件红毛衣,扎两条辫子,夜晚,在农村小土屋的油灯下,翻开红色的日记本,抄写着雷锋的话……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我像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一样,在一种崇高精神的感召下,用自己的热情为人民服务。今天那一切还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希望那种美好的精神能够引领着我们,引领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走向未来。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希望20年后我们还能在这里见面,到那时候,我一定白发苍苍了,但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来和你们再次纪念雷锋,我相信,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