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昌吉农牧区的新变化

代表委员讲述身边的故事
2003-03-07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马明成代表本报记者 王瑟采写 我有话说

插图:郭红松


内容提要

近五年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90%以上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半定居,住房实现全部砖混结构,适龄儿童全都上了学。人均收入达到了3751元。玛纳斯县园艺场的职工收入更是达1.2万元。当前农牧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受宠的是孩子。昌吉农牧区天翻地覆的变化,见证了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朱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说起我们昌吉回族自治州农牧区的变化,我的感受最深。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我是党培养的回族干部,这里全是我的父老乡亲。

最让我难忘的是1997年的一个冬天。我当时是昌吉市的市长,带着几个干部去阿什里乡阿什里村检查工作,来到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家里时,我的心冷了半截。唉,那是个什么样的家呀。床上只有条毯子,家里没有什么生活用具,空荡荡的。孩子没钱上学,小小年纪就替家里放羊了。我想,再穷不能穷孩子呀,赶忙动员随行的同志捐钱,先让孩子上学呀。

大家你50元,他100元,我把身上带的200元钱硬塞进这家主人的手上,告诉他,一定要让孩子去上学。他看着我,流着眼泪答应了。

去年冬天,我刚当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州长,又来到这个小村,还到这家牧民家里,他家早已盖上了砖混结构的大房子,羊多了,牛多了,孩子都上学了。家里还买了电视机、录音机,日子过得好多了。

不仅这家,昌吉回族自治州八县市90%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半定居,适龄儿童全都上了学。目前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农牧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幸福的人是学生,许多贫困学生纷纷被各级单位和个人“承包”,负责他们的学费、书本费,全社会都在关心着农牧区的教育。

昌吉州是新疆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率先发展的地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3亿元,占全新疆的十分之一,比五年前增加49.59亿元。

经济快速发展,得实惠最多的是农牧民。就拿玛纳斯县园艺场来说吧,过去,虽说这里离县城很近,但没有人愿把女儿嫁到这里来,为什么?太穷了呀。现在你再去看看,这里是红葡萄、白房子、“黑白花”。

啥意思呢?他们借昌吉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大抓了酿酒葡萄的种植,成为新疆新天集团的主要原料基地,农民全都发了财,盖起了白色的小洋楼,生活步入了小康社会。去年他们人均纯收入1.2万元。现在他们又抓住我们州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时机,发展养牛业,黑白花牛养了几百头,要培育第二个经济增长点。这在几年前,是连我们都想不到的,更别说让农牧民去想了,但现在就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对我们来说,更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昌吉州要做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排头兵,要率先发展,希望国家把天山北坡经济带列入国家发展的大盘子中去,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这就是我参加此次会议所带议案的主要内容。我这样想,昌吉州大发展了,新疆会大发展。新疆大发展了,农牧区的教育、生活、生产不都大发展了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