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

2003-03-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新形势下,加强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成人继续教育,逐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师资培养中心、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边疆教师教育的工作母机

教师教育定位明确。内蒙古师范大学始终把学校的服务范围定位在“以服务教育为根本,积极为自治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新形势下,学校确立了为实现自治区教育“两基”服务的奋斗目标,强化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的统一。把“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和远大志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教师教育理论,熟练掌握教育技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师资和培养科技、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做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师教育体系完备。学校设有教育系、电化教育系、继续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幼儿园,国家教育部HSK考试中心、内蒙古高师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也设在学校。设置教师教育学科课程100余门,涉及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等5个学科专业和研究生、本科、专科3个层面。

50年来,学校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教育战线培养输送教师7万余人。这些毕业生绝大多数工作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教育战线上,有的还充实到大中专院校、教育行政部门,成为教师教育研究、教学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辛勤工作,勇挑重担,既是主干课程的承担者,又是教学研究的带头人,成为推动自治区教学改革的生力军。他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乐于奉献,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也因此被社会誉为内蒙古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人民教师的摇篮、为人师表的模范”。

民族教育的摇篮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积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建校以来,逐步形成了蒙汉双语教学体系。目前,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1%,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6%。基本实现了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并且正在积极探索蒙、汉、英三种语言教学模式。建校以来,编译蒙文教材800多种,出版180种。为确保民族教育目标的实施,学校对教学计划、授课用语、教育实习、教师职业技能考核、毕业论文撰写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从校领导到各院系班子,均有专人负责民族教育工作。各院系部设立了蒙语授课教研室专门负责蒙语教学工作,为加强研究,学校还设立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蒙古学研究中心、蒙古族语言文学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就国内高校而言,内蒙古师大蒙语教学专业最多、门类最全、师资力量最强,学校因此被誉为“蒙古学研究三大中心之一”。据统计,学校共为自治区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和各类型人才近二万人,全区受过高等教育的蒙古族知识分子中有近1/3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培养的。

此外,学校还担负着为黑、吉、辽、冀、甘、青、新疆等7省区培养蒙古语授课师资和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兄弟省区的民族教育事业,被评为“八省区蒙古语文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民族教育工作为自治区和周边省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受到国务院、民委、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被国家领导人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