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积极迎接新的产业革命来临

2003-03-18 来源:光明日报 王昕杰 我有话说

促进技术创新,抢占新技术革命的高地,是增强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企业发展亦然。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赢得和保持某种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为两大类,一是低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这两类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纵观18世纪工业革命到现在的经济发展历史,每次产业革命变动的原因,都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必然演变为产业革命,在原有技术创新逐渐衰落时,新的技术创新周期又蕴育并导致新的产业革命。18世纪末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推动纺织、机械、煤炭、冶金、造船等工业的发展,使世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9世纪下半叶所发生的电力革命,使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生产力水平发生了新的飞跃,在短短的30年中,世界钢产量增长55倍,石油产量增长25倍。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的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技术等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浪潮,使人类劳动生产率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源缺乏、饱受战争重创的日本之所以能以惊人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财富积累速度而迅速崛起,其决定因素就是技术创新。依靠成功的技术创新战略,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大大增强,日本企业不仅填补了与美国企业的技术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已领先于美国企业。面对日本企业的咄咄逼人之势,美国政府及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政策及技术创新战略方面的不足,重新调整和加强了对技术创新的管理,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为基础,重新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重新夺回了在汽车业、半导体产业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由于美国政府把科技进步作为其“经济机会战略”的第一重点,采取了能推动高新技术革命为主的一系列新措施来推动经济改革,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美国的GDP增长呈直线上升态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日本经济的后来居上和美国经济的雄风重现,都源于成功的技术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走势,对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以IT为主导的产业革命,经过20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IT产业开始逐步进入成本竞争阶段。2000年以来,美国的网络股一路下跌,这预示着IT产业长周期的繁荣阶段将向长周期的衰退阶段过渡,同时也是新的技术革命取代旧的技术革命的过程。随着生物、生命和基因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新的产业革命繁荣周期即将来临。在新的周期性产业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构造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于中心地位的战略就是技术创新战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推动,资源短缺、人口众多和经济落后等现实问题,决定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提高企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尽快走上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增长的道路。中国经济要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企业要摸准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必须积极顺应产业革命所具有扩散、辐射、示范和加速效应的规律,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或主导产业,二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一般国际经验来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是产业升级的主线。由于我国产业技术落后,很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开发不出来,大部分产业的主体技术还要靠进口,这就对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性,能紧跟世界前沿水平,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即能满足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迅速提高生产力的要求。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就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状况,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可能比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明显。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企业将引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性技术,使企业从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过渡。二是传统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采用传统技术生产传统产品,同时又投入人力、资金、高新技术项目等生产要素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提高高新技术在企业技术结构中的比重,加速企业从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过渡。在企业技术进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为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一是要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建立技术转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要推进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建立以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体系,提高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力度,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突破产业结构瓶颈,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