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柏林国会大厦今昔

2003-03-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图为德国国会大厦即景。


前不久,记者应邀再次参观了位于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大厦展厅挂满了大厦的历史照片,向人们述说着国会大厦几经风霜的历史变迁。70年前的这一天,国会大厦被一把火烧毁,希特勒借机上台,接着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由于两德处于分离状态,位于柏林墙交界处的国会大厦只是作为一般历史博物馆和从西柏林了望东柏林的制高点。两德合并后,德国政府投入巨资重新修建了柏林国会大厦,现在它已成为德国的象征。

1933年2月27日,柏林国会大厦被焚烧。究竟谁是纵火者,史学界对此一直有争论。德国史书的版本一般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1933年2月27日晚9时左右,柏林国会大厦突然燃起大火,尽管消防队很快赶到,大厦的会议大厅仍化为灰烬。警察在现场逮捕了一名叫卢贝的荷兰籍年轻人,此人自称是共产党人,并立即供认放火的目的是对资本主义实施报复。卢贝没有交代他的同谋,在后来的审判中他被判处死刑。

对国会大厦烧毁后所发生的一切史书的记载倒是一致的。希特勒大肆宣传,此案是德国共产党人所为,并以此为借口于28日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自由的条款,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进行野蛮镇压。除纳粹党之外,其他政党均被迫“自动解散”。1933年底,希特勒宣布“党和国家统一”。这样国家机器完全变为纳粹党的权力工具,德国从此进入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黑暗时期。

1945年苏联红军和盟军从东西两面攻克柏林,并形成苏、美、英、法4国占领区。之后柏林墙又将柏林一分为二,柏林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和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冷战”中心。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两德实现统一。对德国人来说,柏林不仅从历史上说是德国首都的延续,而且是国家重新统一的象征。自1999年联邦政府正式迁都柏林后,国会大厦就成了各党派议政的场所。

提到议会大厦不能不谈一下它的建筑风格。根据英国著名建筑大师福斯特的设计方案,在重新修建古建筑国会大厦时在顶层增加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这个玻璃穹顶不仅与古建筑精美结合,而且把现代科技和生态原理运用到建筑之中。

穹顶主要是用玻璃和金属作为主要材料,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将日光反射到议会大厅。晴天时,这里基本无需人工照明。穹顶内还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白天这个光板可将阳光送入议会大厅。晚上,遮光板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它将室内灯光向外反射,使玻璃穹顶变成一座发光塔,给柏林夜晚带来独特的景观。

最令人惊叹的是自然能源的利用。柏林夏天很热,冬天又很冷,设计者充分利用自然界能源,把夏天的热能储存在地下,待冬天使用,同时又把冬天的冷气储存于地下,留着夏天使用。在国会大厦附近设有深、浅两个蓄水层。浅层用于蓄冷,深层用于蓄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型冷热交换器。

穹顶的内部是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参观者可以通过它到达50米高的望平台,眺望柏林市全景。每天来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