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维持河流生命 确保黄河不断流

2003-03-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文斌本报通讯员 李肖强 我有话说

继去年黄河遭遇来水“特枯年”后,今年黄河来水持续偏枯,五大水库可调节水量为50年来最低值,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防断流形势异常严峻,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从维持河流生命的高度,千方百计确保黄河不断流。

李国英说,与自然界所有的生物一样,河流也是有生命的。一条河如果长年干涸断流,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夏朝到现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3000多年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黄河流域,可以说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黄河的索取越来越大,但却忽视了它自身生命的存在,直到黄河出现断流现象,并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黄河多泥沙的特性,使其比任何一条清水河流断流所造成的危害都大。这不仅给工农业生产、城市居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而且造成沙漠化,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黄河断流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主河槽的淤积、萎缩。目前,黄河下游主河槽呈现出“浅碟子状”,平滩流量由过去的6000立方米每秒,降为现在的不足3000立方米每秒,汛期一旦来大水,洪水就会轻而易举地越出河槽,在横比降远大于纵比降的“二级悬河”形势下,洪水甚至中小洪水在滩区极易形成“横河”、“斜河”、“滚河”,从而使黄河下游两岸大堤防不胜防。此外,黄河断流还造成河口地区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因此,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性上,我们都不能让母亲河断流。维持河流的生命,也就是维护人类自己的生命。在全球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立这个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李国英指出,维持河流的生命要有一个基本水量,不同的河流有不同的标准。对于黄河而言,如果单从数学的角度讲,只要有1个流量也可以说它还活着,但正如一个生命垂危的“植物人”一样,这个生命已经失去了功能。要保持母亲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究竟是多少,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水量至少要考虑三方面的要求,一是通过人工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即调水调沙措施),使黄河下游主河槽泥沙达到冲淤平衡的基本水量;二是满足水质功能要求的基本水量;三是满足河口地区主体生物繁殖率和生物种群新陈代谢对淡水补给要求的基本水量。

在谈到如何确保今年黄河不断流时,李国英说,造成当前黄河来水特枯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降雨少,天然来水锐减;二是一些地区下垫面条件恶化,涵养水分能力降低,入渗和蒸发加剧,相同降雨条件下产流量减少。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全流域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委会按照“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流域内的重要水利工程统一调度”的原则,实现了连续三年的黄河不断流。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黄河防断流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基础脆弱,最终必须通过行政手段、工程手段、法律手段、科技手段和经济手段,五管齐下,再加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尤其在西部缺水地区不能盲目发展耗水量大的产业,要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农业是用水大户,应该把农业节水放在首位,在黄河来水特枯的年份里,沿黄各地区要采取打井补源的灌溉方式,充分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同时调整灌区种植结构,减少种植水稻等耗水大的农作物。从长远看,在黄河这样资源性缺水的流域,沿黄灌区应将目前的地面灌溉方式改为井渠双灌的方式,黄河来水枯水年多用地下水,待黄河来水丰水年通过地面灌溉使地下水得到回补平衡。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