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整顿不能有盲区

观察窗
2003-03-31 来源:光明日报 石松 我有话说

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无论自己的家庭是富有还是窘迫,只要有孩子,只要想为孩子选择一所好一点的学校,将来有个好的前程,都会遇到不断的收费和赞助问题。

想上一所好的幼儿园,赞助费有收三千元的,等到该上小学了,赞助费有收三万元的。如果你的孩子小学毕业时考重点中学时没有“名列前茅”(意思是在数千学生中考进前30名或40名),那么可能就要交纳五万至八万元的赞助。京城某著名的中学甚至收到了十五万元。而要学校收你的钱,你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的成绩必须靠近“名列前茅”和拥有一连串获奖证书,证书往往是通过参加收费不菲的各种课外班获得的;二是要有“过硬”的关系。实际上,这种收费、赞助问题并不是某一地独有的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四川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孩子就读的学校水平一般,学校竟也将所谓最好的老师集中一起办一个“实验班”,大敛其财。

有报载,目前的教育乱收费主要为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受利益驱动,通过招收择校生,办特长班、补课班,乱发复习资料,以各种名目征收赞助费等,为部门和小集体牟取利益;二是一些社会部门将学校当作“唐僧肉”搭车收费,如强行订阅报纸杂志,推销保险、校服、食品和学具等;三是一些基层政府违反规定,擅自立项、超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如通过中小学校向学生征收教育费附加或教育集资,收取建校费、危改费、捐资助学款、代课教师工资、工友费、集资修路(桥)、超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治安费、社会抚养费等。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也给予了强烈关注。原国家计委近几年每年都将群众对价格的举报热点公之于众。到2002年为止,群众投诉教育乱收费问题持续三年位居统计榜首。我想由于供求关系的原因(好学校寡而学子众),以及可以理解的家长的心情,举报的数量自然大打折扣。

笔者在这里不想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谈论这个问题。由于问题的普遍存在,收费金额和涉及人群的巨大,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经济问题。据统计,最近5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组成数万个检查组,检查了超过50万所的中小学,查出中小学各种违规收费合计15亿元。那么还有多少难以查出的呢?不少学校为躲避检查,收费时常常不开单据,或要家长申明是“自愿捐助”。

之所以说教育乱收费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是因为它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和需要整顿、规范的“盲点”。这一灰色地带中,大量的现金脱离国家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管,在体制外流动、分配,由此带来种种社会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随后,国家计委提出其主管领域四个需要重点整治的方面,其中一个就是中小学收费问题。

我们从各种媒体中可以看到,近两年各地先后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顿文化市场和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等雷厉风行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群众的强烈反应可以看出,教育乱收费的整治“盲点”似乎仍然存在。我希望,教育乱收费问题也能够列入今后国家市场经济秩序整治重点之中,以极大的力度从根本上消除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