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柏坡的共产党员们

2003-04-01 来源:光明日报 河北日报记者 郝斌生 本报记者 蔺玉堂 我有话说

石家庄到西柏坡79公里的路,平时车程只需一个多小时。我们去的时候,太行山区刚下过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大雾氤氲,连日不散,能见度很低,车子跑不起来,司机放磁带解闷,磁带里放的全是老歌新唱。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前来接我们的县委常委、农委书记——4年前在西柏坡乡当书记的韩二秃,见大伙儿对老歌新唱入了迷,就对司机说,你先关关机,听我来一段平山民歌《走山梁》……

双脚踏上西柏坡的土地,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胡锦涛总书记一行去年12月来这里学习考察,他要求老区的党员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中牢记“两个务必”,经受新的考验,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总书记的话,寓意深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和探访革命圣地的党员干部们,看到了这些“西柏坡的脊梁”是如何生活、工作的,又是如何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

“当了西柏坡的干部,就意味着选择奉献”

现任镇党委书记焦习军的脸比起韩二秃来要白净得多了。可镇机关的人却管他叫“黑书记”。怎么个黑法儿,大家说他白天或下村搞调研抓工程或进城跑项目跑资金,两头不见太阳,只有晚上才见他风风火火赶回来。

西柏坡镇的党员干部都不是那种哗啦哗啦把政绩说给记者听的人,我们在那里住了几天,焦书记只陪着吃了一顿饭,再后来就找不到人了,镇长也难见得一面,庆幸他们有着很好的口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替他们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

去年夏季的一个大雨天,焦习军和民政所的同志去通家口村看望贫困户。在84岁的封韶良老汉家,他们一边帮着干家务,一边问长问短,封大爷见焦书记情真意切,便止不住泪流满面,说自己下不了炕,儿子又患了脑血栓,发愁日子没法儿过。焦习军掏出自己的手绢给封大爷擦泪,并安慰他说,您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说,有事我帮你拿主意。临走时除了留下镇里统一购买的食品外,他又从自己口袋里拿出200元放在封韶良的炕边。梁家沟村的陈士民,无儿无女,去年得了半身不遂,上下炕不方便,焦习军去看望时,见地下搭了一尺高的铺,破盆烂罐,没有一点像样的东西,随后便把他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隔三差五,他总要挤出时间去看看。而他的父母亲也都是70岁的人,父亲也是脑血栓,半身不遂,他却很少回家。他把做儿子的孝道升华为对人民的孝道,他的父亲也总捎话嘱咐他好好工作。老人家何以有这样的胸怀?因为他是党员,而且是上世纪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

西柏坡镇长解建军在老家是出了名的孝子,他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使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自来到西柏坡后,看母亲的次数少了,老人家想儿子的时候,就坐公共汽车到西柏坡来看他。他孩子的右腮上长了一片扁平疣,解建军几次应承说领孩子到大医院看看,但工作缠绕总也不得空闲,妻子等不及了就向一个游医求治,结果在7岁孩子英俊的脸蛋上留下一片疤痕。

比解镇长更有苦难言的是镇财政所党员出纳刘爱民,他儿子都三岁了,仍然和他很生疏。一次他回家休假,儿子冲妈妈喊:“妈妈,这个人又来咱家了,快让他走。”晚上睡觉时,哭闹着不让爱民和他们一起睡觉。

西柏坡的干部不是与家人远隔千山万水,也不是没有法定的公休日,实在是因为他们时时有一种富民的责任。在西柏坡中学支教一年多的中纪委干部冷葆青,对前来宣讲十六大精神的中直机关干部说,“当了西柏坡的干部,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他们公休日不休息是正常的,而休息倒是不正常的。”

见贤思齐,是西柏坡几任乡镇干部的传统美德。在镇长解建军的卧室,记者看到了前任王韶华乡长——这个被人事部授予“人民最满意的公务员”在离任时留下的“传家宝”——一截用粗铁丝手工折弯制作的台灯。焦习军上任时,有人建议他装修一下办公室,他却执意住前任韩二秃的那间老屋,名曰“要沾沾好书记的好风气”。

明学暗比,是镇干部的又一特色。治理凤凰坡时,大家比手上的茧子,比脸上的汗水;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家又比看谁农业科技掌握得快,看谁致富信息搜集得多。如果有机会,你去听一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周风茹对牡丹园200多个品种的讲解,让镇党委副书记梁志彦示范一下酸枣嫁接,你会打心眼里说一声:西柏坡的干部都是好样的!

“党员只能当领头雁,而不能当尾巴梢子”

刘力辉是改革开放后率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中的一个,见面后他递过名片,上书“中国西柏坡党支部书记”。交谈中大家说他的名片很有派头但不规范,跳过省市县,甚至连村庄也不写。他说,写其他都是画蛇添足,中国有几个西柏坡?

“要是不当村干部,我个人的光景比现在好。”刘力辉说话开门见山,不折不扣。“以前一门心思盘算个人怎么抓钱,怎么发财,就连做梦都是和赵公元帅握手。假如活着只求一身温饱,只求一家富贵,那我现在就可以无所用心,无所事事了。”但他不愿意过那种只满足自己不满足他人的生活,他要进一步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于是他选择了给老百姓做事,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刘力辉的爷爷、父母都是党员,全家人都支持他这样做。

冬至这天,西柏坡又飘起雪花,一直下到次日早晨,足有半尺厚的白雪把原打算进城补办贷款手续的刘力辉挡在了家里。刚放下饭碗,他就抄起扫把出门了。他对记者说∶“你们不是问我西柏坡的党员干部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吗?去街上走走就知道了。扫雪用不着扩音器,我保证干部都在场。党员只能当领头雁,而不能当尾巴梢子。就拿扫雪这件事来说,在别的地方当党员干部,可以晚扫,可以不扫,可以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在西柏坡就不行,不但干部不行,普通党员也不行。”

西柏坡村老党员阎青海的家靠着山根,四合院还空着两面没有盖。要不是老阎那台收音机正热热闹闹唱着山西梆子戏,仅凭他屋里的温度真让人冻得打哆嗦,即使把手贴在炉壁上也不暖和,煤火封得几近熄灭,因掺土过多煤泥都显出了赭色。问他为啥不把炉捅旺,他说孩子上学了,老婆走娘家了,剩下我一个人不怕冷。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但就是这样一个“葛朗台”,把自家替换下来的旅游船白白送给了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贫困户阎平会。就是这样一个“葛朗台”,自《岗黄水库保护条例》颁布后,率先投资12.5万元买来液化气船,还劝说周围的游船经营户响应政府号召更换环保船。前些日子,老阎组织18户农民成立起岗南水库船舶运输服务公司,他是法人,没事的时候就在炕上翻看一本《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他还拿出水路运输许可证、文明客运船员证、胡锦涛总书记留下的中华大皮头铅笔让记者看。

南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贵平家里还不算富,三个孩子都读书,花销大,家里房子去年就盖好了,可窗户上钉着塑料布,连装玻璃的钱都舍不得花。他的口袋里总是两种烟——一种是为集体办事时准备的“石家庄”烟,一种是自己抽的“荷花”烟。他没有当支书的时候,总认为只要守住农民的本分,守住共产党员的清白,至于吃糠咽菜,穿补丁衣裳,都不在乎。但自打听了十六大报告,自打在纪念馆听了胡总书记的讲话,使他丢掉了许多偏见。他说,党员干部如果不带头致富,不带领大家致富,就会失去先锋模范作用。

陈家峪村33岁的陈素娟是个敢说敢为的新党员,去年5月筹建平山县圣地奶牛养殖场,昂起了产业龙头。他和三个姐姐都是吃国家救济粮长大的,父母临死时才见过一百元的大票是什么模样。被陈家视为“宝贝疙瘩”的陈素娟满脑子市场经济学。当初办“托牛所”时,听说一头好奶牛价值成千上万元,村民一是买不起,二是不敢买,怕出意外,他就跑银行,跑保险公司,最后用贷款给56户农民买来70头奶牛。奶牛买来后又先入保险后入圈。秋收时节他又到处贴告示,散传单,收购玉米秸秆。有人说,百里不贩粗。陈素娟说,那要看什么粗,如果贩朽木,三里五里也不划算,如果贩金箍棒,千里万里也要干。镇党委看到陈素娟的奶牛养殖是一条富民路,就在人均3分耕地的窘迫情况下,挤出30亩场地让他无偿占用5年,还帮他与三鹿集团挂上钩,但条件是,必须带动100个农户脱贫致富。曾庆红同志来考察他的养殖场时,12个高标准饲养区已经有4个区圈满了奶牛,存栏200多头。

在西柏坡,你随时都能采撷到蓬勃向上的故事,到处都能看到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的情景。燕尾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建中,原是县移民局的职工,当他看到家乡面貌总赶不上周边几个村时,便毅然辞掉铁饭碗,回家担当“领头羊”。霍家沟党支书吴竹山,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自愿冒风险,趟路子。把自家苹果园发展成生态园,在生态园里试种三种牧草,养柴鸡1000只。梁家沟村在村南造地50亩,准备发展苗木,可群众不相信苗木能致富,谁也不肯往好地里栽树苗。党支书陈国平就第一个铲掉责任田里的麦苗,育上了松树苗,如今梁家沟已成了育苗专业村。

“富民的责任重于泰山,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发源地,这里的党员把革命传统教育比作山泉。通过多方调查核实,记者惊奇地发现西柏坡镇党员干部犯错误的现象极少。但圣地也不是保险箱,前几年就发生过东柏坡村原党支部书记违反财经纪律被留党察看的事。焦习军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找出一沓子有关加强党员管理工作方面的文件让记者看,他们对党员的教育,确实抓得很紧。他们以建设五星级农村党支部为目标,抓班子,带队伍,就连过组织生活和评议党员很多时候也是到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里去进行。说到民主评议党员,有人深有感触地说,那可是心发紧,血上涌,脸发烧,头冒汗。

如今的西柏坡仍然是经济欠发达山区,但今日的西柏坡早已不是十几年前抑或几十年前的模样,以西柏坡和圣地冠名的商铺林立,饭店酒家比比皆是,也有美发、IC电话亭点缀街衢,瓷砖贴墙,灯笼高挂,农家不乏现代气息。按人均收入几年前就达到了小康,但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凸现在世人面前。西柏坡村民韩花珍家新盖的三层招待所,斥资50万元,走廊都铺了地毯;而通家口村封韶良一家,居住的土坯房年深岁久,窗棱、椽子已经腐烂,墙壁黝黑,摇摇欲坠……所以,西柏坡党员干部对建设惠及亿万农民的小康社会的理解是,要让太阳照射到更多的人家,要让太阳从每一户门前都经过。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传统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如今在西柏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秩序变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从前了,变化不仅仅反映在地貌上,而且反映在人们的生产关系上,文明无所不在,新潮无处不有——生男生女都一样,厚养薄葬;三人聚在一起话经商;中老年人不但学文化,而且也听计划生育讲座;在书摊前年轻的姑娘媳妇落落大方地买走《优生优育》或《性知识》;经纪人把旅客介绍给宾馆,又从宾馆拿去招徕生意的单子。

西柏坡的党员们对“两个务必”有着深刻的理解:能艰苦不能奋斗,一辈子也过不上好日子;只有拒绝守旧的人,才能赢得观念和事业的突破。他们认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快慢,大发展、大变化的意识是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基础。只有拿出当年那股劲,打造物质丰裕的西柏坡,才能在新的历史阶段不落后,不掉队。胡锦涛总书记离开西柏坡后,镇党委一连几次召开干部党员大会、全体群众大会,学讲话,找差距。大家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强镇富民要提速,真正把西柏坡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山区乡镇基层党建的旗帜、精神文明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先锋,向党中央和新世纪的中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考卷”。

西柏坡镇党委辖18个支部,其中16个农村支部,现有党员总数534人,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入党的343人。在西柏坡的基层政权和重要岗位上,他们是主心骨,是旗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