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间件为我国软件业带来契机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2003-04-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高赛 我有话说

国际数据集团IDG在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预计:今后5年,中间件市场将快速成长,中间件现已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并驾齐驱,成为基础软件领域的三驾马车。

高速增长的中间件市场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各大IT巨头的竞相加入。甲骨文公司不久前宣布全力向中间件进军;IBM公司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在中间件领域投入10亿美金;BEA公司和惠普公司联手在中间件领域以对抗IBM……为了在中间件这一新兴软件领域争取主动,打破国外公司对基础软件的垄断,国内大型软件企业也纷纷进入中间件领域。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创软件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中间件技术研究,其发展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金碟、东软、中软、托普等也纷纷进入该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内进入或宣布即将进入中间件市场的企业已超过30家。

业界专家认为,中间件是中国切入基础软件领域的一个契机,也是最有魅力的软件领域。大型应用软件通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相同的分布式网络上运行,这就需要一种技术将应用软件在使用操作系统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再形成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重复使用。这一技术思想的发展最终促使了中间件的诞生。

对于我国来说,中间件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国外厂商“高端软件高价格”的策略,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据不完全统计,在1996年—1999年国内中间件市场发展的初期,中国为中间件向美国等软件出口大国支付了至少3500万美元的外汇。但是,如果没有国内企业的竞争,所要支付的将不是3500万美元,而是上亿美元,甚至更多。中创软件董事长兼总裁景新海认为,20年来,中国软件一直受制于人,无法染指基础软件,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控制,只是在部分行业性应用领域占有优势。而我们付出的市场资源越多,离软件关键技术就越远。

熟悉印度软件产业的景新海认为,与印度软件业发展不同的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我们不应该放弃高端软件市场的争夺。由于中间件发展历史不长,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哪一家公司对此形成垄断,未来的中间件市场可能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在市场上,国内的中间件厂商通过努力,市场占有率已增长到30%。业内人士更是乐观预计:未来3—5年,国内企业在国内中间件市场上的份额将会超过国外企业。因此,中间件被看作是中国切入基础软件领域的一个契机。

然而,面对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国内企业能否把握住还是一个未知数。中间件与应用软件不同,它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设施,复杂度高,技术环节多,投资规模大。从国外大型的中间件厂商来看,人员规模一般都超过1000人,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千万美金。对于中间件这样一个平台级的产品来说,国内厂商的规模显然偏小,要想与国外的竞争者抗衡,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以及组织形式的保证是不行的。

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认为,建立专业化的中间件产业基地,培养专业化的研发、销售、支持和服务队伍,迅速形成规模化运作,才是在中间件市场上取胜的关键。在国内建立大规模的中间件产业基地,还将会带动其他环节软件厂商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规模,创造出更大效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