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次创业面临新挑战

2003-04-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在今年的科技工作会上,二次创业成为各地国家级高新区负责人的热门话题。他们谈到了二次创业中“高新商品产业化,高新产业国际化”的任务,也谈到了二次创业中面临旧体制复归、资金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

见企业,难见产业

科技部一位负责人前不久指出,推动产业化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还比较少。要落实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部署,就必须加强科技产业化工作。

一些高新区负责人认为,在实现产业化上,存在不少问题。杨凌农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俊说,第一个问题是,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是在产业链上形成一个产业的群体。大家都说,在创业的第一阶段,企业很多,难见产业。企业相互独立,没有形成产业。比如计算机的制造,我们有不少企业在搞装配,搞外设,搞荧光屏,但没有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即在搞芯片、搞CPU、搞外壳、搞外设等各环节,都有人分工协作。这也是各地高新区都非常希望一个500强企业进来的原因,因为它一进来,配套厂家就进来了,中、小企业在做的非核心环节也就跟进了,就会吸引来一串串跟它配套的产业链上的小企业,是一个产品带来一个产业链。第二个问题是,经过前一段发展,产业结构比较雷同,特色越来越消失。这更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问题。

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当前一些高新区在产业化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胡必亮认为,一是只见技术,只见企业,不见产业。二是大多数高新区产业规模都比较小,且大多雷同,特点不鲜明。不能说有多少省,就必须有多少特点,但是要寻找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同时,高新区之间的协调、合作也很重要。

融资困难依然是瓶颈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高新区发展的一大问题。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昆明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兴华说,开发区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面对市场更大,风险可能会更大,需要建立风险资金担保体系。

融资机制在高新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陈俊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下一步的发展,亟需解决这个投入的问题。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能够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还很少,主要是依靠风险投资,而目前风险投资还没有规范的出口。需要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通过产权市场的退出机制。

所有这些汇集到一点,还是资金不足问题。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介绍,高新区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高新区内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创办之初一般都只有科技成果,缺乏种子资金。目前,相对落后省份由于财力有限,用于支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资金非常有限。

发展空间提出新问题

经过一次创业阶段的开发,一些高新区出现了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陈俊说,现在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多制约,开发区发展到现在,过去的土地都不够了,不管是要做大经济总量,还是继续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都必须要有适当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储备等。

她说,在这些资源聚集的过程中,现在最困难的是土地资源。很多高新区的发展已经和当地区域、当地城市、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是对高新区自身发展的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张兴华说,经过十年,我们高新区建立初期首期规划的土地面积基本开发完了,目前出现了项目等土地的问题,有三四十个好项目没有办法进高新区。二次创业总要有地方、有空间,要引进国际500强企业,就要有大型企业降落的平台,否则二次创业就是空话了。

应该看到,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基本国情下,增加开发区土地面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前,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其他类型的开发区一样,重要的是应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做大做好开发区发展这篇大文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