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物特征识别 市场前景广阔

2003-04-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蕾 我有话说

为方便记忆,很多人会选用自己或亲人的生日、电话号码或门牌号作为密码,而这些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取。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密码或证件遗失而造成的损失巨大。在美国,随着密码被破解的概率越来越高,仅与自动取款机业务相关的诈骗案每年损失就不下3亿美元。有关专家预言,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IT业的重要革新。

诚实的指纹与虹膜

相信人们都经历过类似的尴尬:当我们去银行取款、登陆上网或通关安检时,明明是货真价实的自己,却还要依赖一堆卡片和密码来证明自己。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认证,不但可以消除传统的“以物辨人”带来的情感尴尬和伪冒隐患,还可使人们免受保管证件和记忆密码所带来的烦恼。

生物特征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类自身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一种技术。人类的生理或行为特征包括指纹、虹膜、声音、DNA等生理特征,以及签名的动作、行走的步态等行为特征。由于具有普遍性、唯一性及不随年龄变化的稳定性,它们能被用作个人身份鉴别的物证。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关于“在60亿人中不会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的重大发现,使指纹识别技术成为迄今为止研发时间最长、发展最成熟、性价比最高的技术之一。同样,由于结构复杂且不具遗传性,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眼球虹膜一模一样,即使是双胞胎,因此虹膜认证的错误率在所有认证方式中几乎最低。

广泛用途背后的无限商机

“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IT业的重要革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公司乃至政府机关也认为,现有的基于智能卡、身份号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生物特征识别将在未来提供解决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银行、机场这些场所,生物特征识别在证件、社保、医疗、治安等系统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以证件类领域为例,目前全球已有四个国家采用了集身份证、驾照、医疗记录、信用卡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卡。在我国,一种记载人体基因特征的新型身份证相继在武汉、重庆亮相,而包含指纹等生物特征在内的智能身份证也已经或即将在澳门、香港地区逐步发放使用。

作为未来身份认定的重要方式,生物特征识别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据国际生物认证集团预测:美国生物认证市场到2005年将达到19亿美元,其中指纹识别占40%,虹膜识别占10%左右。另据一家权威调研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预测:到2005年,中国指纹识别市场将突破35亿元;虹膜识别市场将突破5亿元。中国正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市场。

中国的行业障碍与市场前景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生物识别行业的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技术不成熟,市场接受程度低。以指纹识别为例,目前许多公司引进了核心的识别算法,但由于尚未掌握核心的采集技术,国内厂商只能依赖国外供应商的成品或半成品进行组装,终端客户产品的成本和结构功能的灵活性因此受限。此外,由于缺乏细致的发展计划和可行的业务模式,很多系统售后服务难以为继,极大地挫伤了用户的积极性。那么,生物识别行业应如何走出技术市场上的困境呢?生物特征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谭铁牛先生与指纹识别市场的分析专家毛巨勇先生不谋而合:建立相关产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共同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但毋庸置疑,包括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人士指出,从应用角度看,指纹识别是一种取决于人口规模的技术。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试想当身份证、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信用支付等系统开始规模化应用时,中国的指纹识别市场将会达到怎样的规模?此外,对传统技术规则替代成本低,以及经济强劲发展所带来的足够市场支付能力,都使生物特征识别最有可能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率先推广应用。最令业内人士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是,由政府计划和主导的几个采纳指纹识别技术的大型项目已经启动或进入试点,包括暂住证、社会保险卡和二代身份证系统。相信随着这些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