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视点
2003-04-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缘何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加入世贸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发展的新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现在看来,除在贸易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外,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家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品种、不同环节、不同区域、不同的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的表现是不同的。衡量一个农产品有没有比较优势,要具体分析,全面比较,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价格,也要看质量;既要分析一个产品,还要分析其中的具体品种;既要看当前,还要看长远;同时要看在哪一个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产品相比,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才是优势农产品。农业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选择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村劳动力富余,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很大,具有典型的大国效应,有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和条件。比如,高油大豆这几年进口那么多,好像我们不具优势。实际上我国东北地区发展高油大豆的自然资源很好,有不少含油率与国外相当的品种,是非转基因产品。从去年实施东北大豆振兴工程的效果看,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示范区平均亩产174公斤,高于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含油率提高1—1.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价格开始回升,去年的大豆进口量开始减少了,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实践表明,只要着眼比较优势的发挥,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竞争力。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近几年,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小而全、大而全”和结构雷同的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比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格局还未形成,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把我国农业发展由过去主要抓产品和产业发展为主,转向在继续抓产品和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重点的一次重大调整。这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结构雷同的问题,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格局;有利于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参与竞争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而增收最困难、最缓慢的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增加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收入。通过优势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不但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价值,而且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既是农业新的增长点,也是农民新的增收点。

如何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

有关专家提出,为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应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区。

一是着眼发挥比较优势。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出发点。在研究、选择某一个产品、某一个区域有没有比较优势时,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或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

二是实施非均衡发展的战略。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关键。“四面出击”、“全面开花”的做法是费力不讨好的,必须突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实行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促进其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进而示范带动全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农业部已规划了35个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市场区位优、产业化基础强、环境质量佳、集中连片的优势区域,在分别分析其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其目标市场及需求变化趋势,提出了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三是采取“主客场”竞争策略。这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落脚点。着眼比较优势的发挥,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农业部将11种优势农产品划分为两大类,分别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形象地讲就是“主客场”竞争策略。一类是在国内市场上与进口产品相比有竞争力,生产的基础和条件较好,通过扶持发展,能够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产品一争高低,打好“主场”,有效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比如加工专用小麦、饲用和加工专用玉米、高油大豆、优质棉花、“双低”油菜、牛奶、甜橙和蔗糖等产品。另一类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生产技术较好,生产成本较低,通过扶持发展,能够走出去参与“客场”竞争,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比如苹果及果汁、宽皮柑橘及罐头、牛羊肉、水产品等产品。

专家提出,要通过对每一个优势产品整个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在影响竞争力的关节点上取得突破,尤其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国际市场农产品和农业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把资金和技术带进农村,把我国农产品和劳动力带到国际市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