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招生新变化

2003-04-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式正在悄然变化,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模式将逐步被研究型教学模式取代,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正在从过去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而招生工作作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体现着该校人才培养的理念。记者近日从清华大学了解到,2003年清华招生工作重点和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总体规模持平,文科招生人数增加。清华大学2003年招生总数与往年相比持平,但部分专业招生有所调整。2003年文科招生人数将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加50人,招生总数达到260人左右。从生源分布上看,2003年清华文史类专业的招生地区由往年的6个省份(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和湖南)扩大到12个省市,新增的招生省份有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和四川。

——强强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对外招生。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协议。自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招生计划纳入清华大学总招生计划之中,凡愿意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并可同时报清华大学其他专业。该专业2003年计划招生90人,其中60人计划在北京、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四川、河北、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市招收;30人计划在保送和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的理工科新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及面试,二次择优选拔录取。

——本科阶段强调通识教育。清华大学多年来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多数院系的培养在低年级多为全院(系)基础平台课,高年级再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继2002年经济管理学院的四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会计学”和“经济学”)在招生时按院招生,按大类培养之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自2003年也将实行按大类培养的方案,前两年各专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三年级后按照“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和“微机电系统工程”分专业培养。除此之外,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理学院也正在逐步实现按大类培养的目标。

——多学科背景下的新增交叉招生专业。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清华大学新增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交叉专业将成为2003年招生中的又一亮点:

一、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科实验班首次招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科实验班,本科阶段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该班学生在大学阶段前2年不分专业,三年级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分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方向培养;

二、文理渗透,综合创新,中外文化综合班魅力不减。清华大学中文系和外语系合创的“中外文化综合班”,前三年学习共同基础课,第四年分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和比较文学专业和方向学习;

三、瞄准国际前沿,培育基础科学创新人才,“基础科学班”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总计划90人左右,其中数理方向60人;化生方向30人。基础科学班(化生方向)今年首次招生,该专业由化学系和生物系联合培养,在低年级同时加强化学和生物方面的基础,其他培养模式与基科班(数理方向)类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