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餐桌解毒产品的使用与选择

食品安全
2003-04-11 来源:光明日报 刘希 我有话说

近来,伴随着人们对餐桌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各种针对“果蔬污染”的“解毒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产品标榜“可有效去除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保证入口食物安全”。但是,这些宣传可靠吗?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一、餐桌解毒产品及其作用机理

有关专家指出,虽然市场上的餐桌解毒产品众多,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洗涤剂类:这是从传统“洗涤剂”中派生出的品种,即用于水果蔬菜解毒的专用洗涤剂、专用清洗剂等产品。

洗涤剂类产品由表面活性剂与助剂配制而成。在洗涤过程中,表面活性剂与物体表面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润湿、渗透、吸附、增溶、乳化、分散、解吸等,同时借助手工磨擦清洗,降低了瓜果蔬菜的表面张力,因而对除掉残留农药能起到一定作用。

2、臭氧发生器类:即家庭臭氧解毒机,它是利用高浓度臭氧对蔬菜进行灭菌脱毒。

臭氧发生器的消毒机理并不复杂:通电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机器内部臭氧发生器的高压电极产生高浓度、高纯度的臭氧,臭氧利用在水中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对浸泡在水中的果蔬、肉类及其他食品进行农药降解和消毒杀菌,并除去各种异味。

3、生物消解酶类: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项生物技术,目前国内仅有两三家企业可生产此类产品,而法国、加拿大也有同类产品进入我国市场。

三类餐桌解毒产品中,生物消解酶的解毒“法宝”是最具科技含量的。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生物酶技术可以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这种生物酶是源于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所产生出的一种酶。但由于农药降解酶在天然原始酶中的含量太低,一直难以实现工业化廉价生产。经过艰难的科技攻关,直到1998年有关科学家才发明了利用生物工程手段来进行工业化生产农药降解酶的技术。农药消解酶产品就是利用酶的特性,在8~10分钟内将残留在果蔬上农毒中的酯键断裂开,从而达到消解农药毒性的作用。

二、餐桌解毒产品,究竟能“解”出多少毒

目前上市的餐桌解毒产品有很多种,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功效呢?

据专家介绍,洗涤剂类解毒产品又分为普通型解毒洗涤灵与植物型解毒洗涤灵,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将石油加以提炼,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原料;后者的基础原料是从粟米油或椰子油等植物中提取。这些洗涤剂类产品可去除部分农药残留。但同时也“潜伏”着隐患:洗涤剂本身也是化学物质,含量高了无疑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尤其是普通型石化合成洗涤灵,附着性强,洗不净的危害恐怕不亚于农药残留。

臭氧发生器能降解农药和消除毒素。由于臭氧最终将还原于氧气和水,不留任何残余物质,因而还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也有专家认为,因臭氧属于强氧化剂,杀菌消毒的同时也会“杀死”食品中的部分营养细胞;同时,由于实际应用中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很难控制,容易发生臭氧泄漏或出现去毒杀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生物消解酶是按食品添加剂级研制而成,这些酶在不遇水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遇水将会有8~24小时的活性,可以有效地消解农药残留,还可去除表面细菌及重金属污染。据了解,其功效已经过了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实验证明,在1605、甲基1605等农药超过国家允许残留标准40倍左右时,其降解率能够达到90%~98%。

三、餐桌解毒产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选择餐桌解毒产品时,要根据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存在与分布特点,选择含有相应功能性成分的产品。特别要看该产品是否经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

如要选用洗涤剂类解毒产品,专家建议,为减轻手洗对皮肤的刺激性,消费者最好选择以海水为提炼物、天然椰子油等构成的天然洗涤剂;使用中则应掌握适宜的使用量,通常洗涤液的浓度可掌握在0.1%左右。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留洗涤剂的二次污染,使用餐洗剂后还要用自来水对果蔬进行两次以上的彻底清洗。

目前,市场上的臭氧发生器产品尚没有一个统一规范标准,购买时需查验产品的安全检测证书及杀毒灭菌报告。专家告诫,臭氧生产量不是越多越好,家庭用一般应为每小时产生不超过400毫克/立方米的臭氧。

对于相对较为成熟的餐桌解毒产品——农药消解酶,专家提醒家庭主妇们,每天放入农药消解酶的洗菜水不必使用一次就倒掉,它可以反复利用直到酶活性失效为止。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餐桌解毒产品都能或多或少地去除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但对于农药施用时间较长并已蓄积到土壤中,使果蔬在生长过程中就已含农药的,并没有多少作用。对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部门加大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从而从源头遏制餐桌污染;另一方面,消费者要通过选择无公害绿色食品,尽量避免这种污染的侵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