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政务不可盲目建设

2003-04-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路沙 我有话说

自去年国家出台了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汪玉凯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高涨的电子政务建设热情之后,当前首先值得注意的仍然是防止盲目性问题,警惕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四大风险

汪玉凯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四大风险。

一是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有一哄而起的迹象。不仅许多省、地、市,甚至一些县也在争上电子政务,一些地方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全,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性,许多基本问题没搞清楚就匆匆上马。这种势头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势必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给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只关注资金、软硬件等“硬投入”,而忽视行政组织结构的调整和行政业务流程的整合。电子政务的本质是要推动政府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如果只是对现有体制、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简单地“信息化复制”,就可能使电子政务建设走偏了方向。尽管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诸多困难,但必须给予认真考虑。

三是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信息化系统在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急于再上新项目。多年来经过金税、金关、金卡等工程及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我国已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可能一切推倒重来,关键是整合,否则旧的信息孤岛未除又出现新的信息孤岛,从而使未来的整合变得更加困难。

四是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重监管、轻服务,重视政府内部的信息化,忽视政府对企业、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这将达不到建立“管理服务型”电子政府的目标,也不能使百姓尽快从电子政务建设中受益。

克服盲目性从制定规划开始

汪玉凯强调,要克服盲目性,防范风险,地方政府、部门在上电子政务项目前,首先需要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解决方案。

当前,国家虽然下发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政策性文件,许多具体问题不可能在文件中都加以规定,而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各地的实际情况更是不同,不可能一个规划套到哪里都适用。一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好,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内网和外网的关系问题。按国家政策,电子政务网络划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部分,二者之间实行物理隔离。目前政务内网从中央到省一级已基本明确,但从省到市、县、乡镇,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汪玉凯认为,建内网主要是为了信息安全,而越到基层政府国家机密越少,主要是工作机密,因此,应当坚持内网最小化的原则。地市级以下政府可以不建专门的内网,而把办公网挂在政务外网上。如果在本来不一定非要构建内网的基层政府也构建庞大的政府内网系统,不仅会造成资金的不必要投入,而且还给未来的对外管理与服务带来很多困难。

又比如安全平台的建设问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建设主要是由各个部门、行业自行组织建设,于是交通、税务、公安等都各建各的PKI公钥基础设施和CA认证系统,甚至某些有经济实力的县也计划建PKI和CA系统。实际上一个行业根本用不了一个PKI和CA系统,有资料显示,整个北美就只有2个PKI和CA中心。汪玉凯主张,可以将不同的部门先按照业务性质归类,比如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管理等,然后按大类联合构建若干PKI和CA认证中心,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而且为以后的交叉认证提供了保障和方便。

建立评估体系

2002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约300亿元人民币,今年的投入将更大,汪玉凯认为,如果评估体系跟不上去,将可能造成极大的浪费。

目前,国外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一些评估标准,而我国对电子政务建设至今尚无一套统一、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缺少监理机制,电子政务工程中只有政府与IT公司参与,缺乏靠标准、规范进行监理的独立机制,从而给工程的组织实施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汪玉凯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电子政务的评估体系,并逐步完善电子政府建设的各项保障条件,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