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满汉全席”吃什么?

文心走笔
2003-04-16 来源:光明日报 徐岳 我有话说

一位油嘴朋友(副科级——该科无正科级),真是吃遍了大江南北的“吃客”、“吃家”,他说如今实在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没吃过,问我“满汉全席”吃什么?我虽然有过一些“写食主义”之作,但仍不好回答他的问题。后来,翻了一些资料,心里才有了底。

“满汉全席”,有说源于扬州,有说源于朝廷某种大筵席,有说是朝廷菜与民间菜逐渐结合,有说是官场菜。但它是从乾隆南巡之后,开始在各地流行的。人称它为“中华美食之缩影”。这个以“汉菜”为主人“全席”却是“满”字当头,为的是在饭桌上也要维系着一个“大清”的统治地位。

在饭桌上维系大清统治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清入关之后,朝廷的重要官员均设满、汉复职,那么要开宴会(例如康熙年间就曾举办过三几千人参加的“千叟宴”),就得分设“满席筵桌”和“汉席筵桌”。再加上小型宴会也是如此之设,所以吃的时间长了,皇上就不会没有一点感觉——满汉分席,独立自吃,几千人都如此还成。什么“大清”?所以,还是“要团结,不要分裂”,来个“满汉全席”为妙,这真是“小烹如治大国”也。

满汉全席吃什么?我找着了3份膳单:一份是广州的,约95种。一份是四川的,约65种。一份是民国初年的,约110种。如此看来,满汉全席没有大一统的菜单。但另据统计,品种数量规定似应为128件或108件,或64件,扬(州)席则计有110件。想想这是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膳食之大成的菜肴,吃什么,心里也就有一点谱了。“满菜多烧烤”,“汉菜多羹汤”,又说“满点汉菜”。听听这些格言,也会知道这是满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摆谱儿大宴。吃的过程相当复杂,当你举起象牙筷子要吃银碗里的熊掌炖鹧鸪、或红烧鲨鱼皮、或金豹火腿炒南荠,别急,先要谢恩,给皇上行三跪九叩礼;当你刚喝了一匙糯米粥、或素梗米粥、或薏仁米粥,太监给你献香巾擦脸了。不过,这也不要紧,对以稳慎持重的国人来说,“礼”多人不怪,时间有的是。“满汉全席”是分早、中、晚全方位进行的,甚或连吃两日、三日才吃得出大清的体面!所以“满汉全席”是从好大喜功的乾隆朝开始的吃饭“马拉松”。吃出了腐败国衰,吃来了英法联军,吃进了“八国联军”,如吃烧烤一般,吃光了“圆明园”。后来,国人又吃到“民国万税万税万万税”。再后来,日本人打来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达官贵人仍没忘“满汉全席”。

若还有人要问“满汉全席”到底吃什么?我做了这样一个设想:请鲁迅笔下的“狂人”写成《日记》念给你听,“今天见达官贵人吃‘满汉全席’,其实简单得只有两道菜:一碗‘民脂’一碟‘民膏’。”就在解放以后,因提倡艰苦朴素,反对贪污浪费,“满汉全席”才成为散了的“筵席”。

我不否认劳动人民在“满汉全席”烹调操作中的技艺贡献,尤其从单个儿美味佳肴来看,确实是汉族或满族经长期改进才完成的膳食精品。但就“满汉全席”整体而言,它绝对是满汉民族都不宜提倡的极端消费,它绝对是一个有害于国人灵与肉的“全席”。今天,我仍不希望商家把它合盘托出。

我虽然没有见过“满汉全席”的宏大场面,但在珠海圆明新园的“奉三无私殿”见过摆设的一套所谓“满汉全席”餐具,共64种,尚可算是一个象征。让我们从吃的历史中也来总结一下血的教训,使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朝着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