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布封的天空

●周四书话
2003-04-17 来源:光明日报 朱铁志 我有话说

春天,我送给自己一份独特的礼物,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动物素描》。之所以选中这本仅有110页的小书,一是因为我喜欢动物,爱看与动物有关的文字;二是因为这本书出自法国大作家布封之手。

摆在面前的这本小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论文笔》和《写作艺术》两篇论文组成的文学理论;二是选自《自然史》的包括马、狗、狼、松鼠、海狸等在内的动物肖像素描;三是科学论文。我无意于全面评介本书,只想就布封的知识结构和写作气象发一点感慨。

普通中国读者熟悉布封,大概源于他那句著名的论断:性格即命运。多少年来,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不断佐证着这句名言的不朽,一般读者也从自身的经历中感受到这句名言无可争辩的真理性。

布封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兼有思想天才与文笔天才”的大作家。他在科学上是拉马克、达尔文的前驱,在文学上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并驾。他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后来者。

《论文笔》是1753年布封当选为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典礼上的著名演说。这篇不朽的文字至今依然是法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这篇著名的演说中,布封给了作家许多具有永恒价值的忠告。他倡导高贵典雅同时又朴实无华的文笔,要求作家观察、描写事物细致入微,不仅表现静态,而且要表现动态。他反对当时泛滥于文坛上的“绮丽不足珍”的风尚,主张作文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文,要自己深信才能使人深信。他说:“对于少数的神智坚定、鉴别精审、感觉细致的人,他们和诸位一样,不重视腔调、手势和空洞的字面,那么,就需要言之有物了,就需要有思想、有义理了;就需要善于把这些物、这些思想和义理陈述出来,烘托出来,序列起来了;专门耸人视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读者的心灵上发生作用,针对他的智慧说话以感动他的内心。”布封反对有些人喜欢用纤巧的思想追求轻飘的、空灵的、无实质的概念的作法,认为“这些巧思妙想就和金箔一样,只有在失去坚固性时才能获得光芒,这种巧思妙想的追求恰恰违反真正的雄辩原则”。布封欣赏的文笔是确切而简洁、匀整而明快、活泼而贯通的。他主张只用最一般的词语来称呼和描写事物,要求作者不对灵机初动的结果轻易信从,对一切华而不实的炫耀概予鄙弃,对模棱语、谐谑语经常加以嫌恶。同时,不用过度的兴奋表达内心深信不疑的事物。要时时处处显出纯朴多于自信,理智多于热情。这样,才能使文笔变得文雅而庄重。

布封生活的时代,固然是呼唤巨人、产生巨人的时代,是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所生活的百科全书时代。但即便如此,能像布封这样打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轻松游走于自然与社会两极,并且均有一流建树的大学者、大作家依然不多。且不说《大自然的各时代》中所展现的宽广视野和宏大气派,也不说《论文笔》和《写作艺术》中所表达的永恒的文学观念,只说卷帙浩繁的《自然史》对天地万物,特别是对动物建立在科学观察基础上的精妙描写吧,那就足以使人震撼,令人叹为观止!那是科学家眼中的文学,是文学家眼中的科学,是所有读者眼中的绝佳美文。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如今到处充斥着对越来越多的事物知道得越来越少的“专家”、“博士”,而很难寻觅像布封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了。如今的文坛,多的是小感觉、小感叹、小感悟、小感动,而缺少的是黄钟大吕、气象万千、贯穿古今、横亘天地的伟大作品。

在春天的季节里,别无他求,希望自己能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把目光从市场、官场,还有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场上移开一点,更多关注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努力活得更“大”一些,更“多”一些,更充实一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