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徐庆平:常到博物馆看看

名流看教育
2003-04-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蔡闯 我有话说


徐庆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1981年至1985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艺术史学院研究世界美术史,获得博士学位,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世界美术史的教学工作。

记者:您一直在从事艺术教育,您是否认为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与他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徐庆平:我第一次走进卢浮宫的时候,是一个星期天,正巧遇到一位女教师带着20多个7、8岁左右的小学生去参观。一进门,她就和学生们讲:请大家仔细看,然后告诉我希腊—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不同之处。我当时很吃惊,这个题目,足够我们学美术的大学生写一篇论文了。当然孩子们不可能做出那么完整、准确的回答,可是你仍可以看出法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当时我就想,不会审美的人是不完全的人,懂得审美的民族一定是伟大的民族。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到处都在大拆大建。但是拆什么、建什么,就体现出审美的水平,需要认真研究。一个建筑盖起来,至少要待在那儿50年,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它。很多地方把与当地自然环境、民风民俗非常协调的建筑拆掉了,代之以现代艺术中最差劲的“国际风格”的楼房,这非常令人担忧。这就是没有审美意识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审美教育育,公民都有良好的审美习惯,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千城一面的廉租屋风格。

再讲一个故事:在巴黎,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衣着,穿着绝对不能与别人重复。如果一个场合两个人穿了完全一样的衣服,其中一个一定会转身逃跑。这是因为美是丰富多样的,人们不能容忍呆板、单调、毫无个性。徐悲鸿纪念馆藏有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画上人物各具形态,连每个奏乐仙女的发型、装饰都不相同。应该说我们民族是个非常懂得审美的民族,目前的关键是推进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一个人,有了审美意识,穷一点,精神上也是富足的。先父悲鸿公在法国留学时,生活条件非常差,可他只要有了一点钱就去听歌剧、买画册,他说他在精神上“富比王公”。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审美意识,腰缠万贯也会俗不可耐。

记者:很多人把美育看作教育的“奢侈品”、“附属品”,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实现。您以为如何?

徐庆平:艺术教育需要投资,甚至需要很大的投资,但是培养一个人的审美习惯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或者花很大的精力。比如过去中小学开设的“写字课”,就是培养学生审美习惯的一种方式。现在很多人以为有了电脑,写字就不重要了,其实不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科技水平不比我们差,电脑非常普及,可他们还在中小学开“写字课”,为什么?因为写字、特别是汉字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是陶冶性情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最初学书法,父亲让我写的是《张猛龙碑集联》。字帖的第一页我至今还记得:“小屋可延凉月入,开吟时有好风来。千年古木坚如石,一道飞泉高出云。”父亲在字帖封页上题字:“拔山盖世之气,长河大海为词。”这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从一开始就接受最有气魄的艺术品,筑建宽广博大的胸襟。

美育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曾经到一所大学讲课,下课后学生们围着我不肯散去。一个学生挤不进来,就塞给我一张纸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上审美课。我的家乡很穷,学生们从来没上过这样的课。请你写本书,让我家乡的同学们看看吧。”我相信美育给人的不仅是一种知识,它对一个人的品格、情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湖北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了出土不久的编钟、青铜器、漆器。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我对博物馆的同志说,让更多的青少年来看看吧,一个人看了自己祖先这样伟大的艺术,就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祖国。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但是要明白,小康的标准,不止是衣食住行几方面的事,精神方面的健康是更重要的标准。在欧美度过几年的人,基本上都会养成逛博物馆的习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希望更多的人喜爱博物馆,看书、去博物馆,会让你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益无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