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公民 服务社会

2003-04-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通讯员 王从容 我有话说

近年来,“服务型政府”一词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何谓“服务型政府”?南京市政府的解释是,加快政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

变“走进来”办公为“走出去”做事,是南京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大举措。

今年春节还未到,市领导就分五路深入农村,慰问部分乡镇敬老院、贫困户、老党员和优抚对象。在南京市汤泉镇敬老院,罗志军市长走进老人们的房间,检查被褥的厚度和质量。一位77岁的老人拉着罗志军的手说:“没想到自己无儿无女,却比一些有子女的老人过得还舒坦,真是享了共产党的福了。”

过去,在老百姓眼里,政府就是管事、管物、管人的,群众与领导之间好像隔着一条鸿沟。如今,这种状况在南京完全改观了,市民见市长,或通过多种渠道反映意见,已经不是新闻。自南京市开通市长信箱以来,市民天天都能与市长论道。一位外企员工通过市长信箱尖锐地指出,政府没有公信力,警方向外企摊派报刊,南京长江大桥堵塞严重等等。了解这些情况后,罗志军很快写了回复,并请市政府督查处就反映的问题专题督查,由此还引发了市委、市政府“打造诚信南京”重大决策的提出。

“服务型”政府,就是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政务公开,阳光操作,把知情权交还给市民,让老百姓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

南京“市民论坛”就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自去年4月至今,“市民论坛”已成功举办了9期,每次都由专家主持。论坛上,市民和市领导面对面地讨论南京建设中的大事。讨论中的一些真知灼见、锦囊妙计已经陆续成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富民强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新的机制下,管理者失去了某些权力和利益,得到的却是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建邺区兴隆街道东林村居民蓝来胜、王雁夫妇喜迁200平方米的新房才3天,但为了“老城改造”,不得不忍痛割爱,迁到一处不足10平方米的过渡房子里。他们说:“一开始也想不通,但作为南京市民,要服从大局。

市政府秘书长沈健对记者说,南京市政务改革的一条突出特点是,改变政府过去包打天下的状况,简政放权,把政府办成符合“小政府、大社会”构想的“有限政府”。为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南京市推出了“企业预备期”制度,对基本符合条件的筹建企业,先核发时限为半年或1年的营业执照,为其办理银行账户、申请贷款、土地征用、项目审批等相关手续提供便利,加快投入运营。制度实施后,已有65家企业办理了预备期执照,注册资金4.7亿元,占全市引进外资总数的10%。南京市取消前置审批的“先照后证”制度后,吸引了550家企业来该市投资兴业。

以往群众要办个批文、证件,总是要上上下下跑个遍,密密麻麻盖上几十个章。自从“服务型”政府创建以来,南京市已经两次清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967项,其中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三分之二。如今,群众感到办事真的方便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