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是合作还是竞争

编后手记
2003-04-2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科学研究到底是应当强调合作,还是应当强调竞争?

我的这个疑问是在编辑周光召院士的文章后产生的。他叙述的有关英国女科学家罗沙琳德·富兰克林的故事让人十分动心。

科学界都知道沃森和克里克是站在富兰克林的肩膀上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奖的,与富兰克林合作的威尔金斯也获得同一奖项。那时候富兰克林已于1958年因患卵巢癌而早逝,年仅37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富兰克林手稿的公布,人们原本为富兰克林鸣不平的心又开始激动。因为那手稿证明了富兰克林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划时代贡献。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的自传《双螺旋》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一个科学家“知道有个同行在某个问题上已经工作了多年,并且积累了大量难得的资料。这个同行知道成功就在眼前,因此没有公开发表这些资料。在这个时候,如果他提出同对方合作,可能会被认为是想捞一点外快。鉴于这种困难,大家承认同行对研究的方式有申明自己要求的权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当竞争不止来自一个方面的时候,就不能再踌躇不前了。”事实上,当年两个小伙子沃森和克里克首先是通过密切配合和取长补短加快了进度,又通过取得富兰克林的同事威尔金斯的配合,在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了富兰克林的DNA晶体衍射照片而赢得了关键的时间差。

而在科研上十分卓越的富兰克林曾经由于与威尔金斯性格不合从威尔金斯小组中分离出来另起门户,两强的分离使得其研究速度大大减慢;特别是当沃森和克里克好几次提出想和她合作时,都被她拒绝了。

多年之后,年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回顾双螺旋发现的竞赛,说到要是自己和克里克当时没有及时提出这项发现,他相信在一年内就会有人提出。“如果从1951年起,富兰克林就同克里克交换意见,共享数据的话,她就会先解开这个构造。那么一来,出名的人就是富兰克林了。”

关于威尔金斯未得到富兰克林的允许,让沃森看富兰克林拍摄的晶体照相图,有些人问沃森事后为什么不找富兰克林谈谈,为了她拍的照片而感谢她。沃森告诉人们,她根本不要谈,她也不和同事谈这件事。她在过世前,曾住在克里克家中,那是个回忆当年的好机会,但她只“往前看”。

富兰克林当年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向前看”,我们无从得知。而留给我们的关于科学界合作与竞争的思索却令人难以释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