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典”面前的在华跨国公司

2003-04-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眼下,一场抗击“非典”的战斗正在神州大地迅速展开。“非典”就是战情,就是命令,许多人的行动令人肃然起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有一支队伍的表现同样令人起敬,他们就是在中国的跨国公司。

在全球关注北京“非典”疫情的4月下旬,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执行董事施密特先生来到北京。他表示,越是在这种特殊时期,越应该与中国同事、合作伙伴、经销商和客户在一起。德国巴斯夫公司的亚洲地区总裁尼森4月底专程从香港飞到北京,告诉北京员工“非典”并不可怕,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要求他们坚守岗位,安心工作。他还代表巴斯夫公司向北京医护人员捐款10万元人民币。德国驻华企业商会会长伍德克召开驻京德国企业代表会议,通报疫情,请在京德国医生介绍“非典”防治知识,要他们不要惊惶,支持他们坚守岗位,稳定民心,正常工作。

随同法国总理拉法兰访问北京的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弗加德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强调,“悲观不是我们的性格”。他指出,面对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非典”等不利因素,空中客车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挑战。正是在这种挑战精神的支持下,他从中国得到了购30架空客飞机的订单。

与上述欧洲公司相比,美国日用品生产商安利公司似乎显得谨慎低调。安利中国公司总裁黄德荫介绍,受“非典”影响,从今年年初开始,安利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和部分洗涤用品相继脱销。面对开足马力便会财源滚滚的前景,安利却依旧强调其营养食品原材料的天然提取特性、生产程序的科学性、质量监控的严格性,“作为原材料的植物有其自然的生长周期。面对眼前的商机,我们处之泰然,宁可断货,也不降低质量,更不能加价”。

安利有一支7万人的销售队伍,一贯倡导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然而,在“非典”面前,公司却主动停止了全部业务培训课程及大型市场推广活动,号召营销人员尽量减少送货上门时与顾客面对面接触。安利还对其营销人员言行提出规范要求:严禁对保健食品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作出任何夸大或不实宣传;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传言、过量服用保健食品;提高免疫力的根本在于保持一个健康、运动、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轻松、平静、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

“非典”是疫情,是战场,但“非典”更像是一面心灵和良知的镜子。在种种利益面前,它让我们看清了不同灵魂的不同表现。面对疫情,这些外资企业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处乱不惊、稳健经营、长远发展的眼光和策略,以及始终如一、诚信至上的企业理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