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燮林的金牌收藏

体育人间
2003-05-03 来源:光明日报 罗京生 我有话说

图片为张燮林收藏的各种金牌。


如果把中国体育界人士按其在国际比赛中所获金牌数的多少排一个队,那么前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张燮林一定可以排在前三名之内。有一件事足以说明这一点:1991年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千叶举行,当时有一位日本人士想举办一个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金牌展览,他给各国乒乓球协会发函借金牌供他展出,中国乒乓球协会负责人接到信函后颇感踌躇,因为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一枚金牌都是他们血汗的结晶,是他们最高荣誉的象征。他们是否愿意出借自己的金牌,中国乒协负责人拿不准。张燮林当时正好在场,他看过这件来函后很痛快地说;“只借10枚金牌,我可以包下来。”后来,展览会的主办者专门开辟了一个近一人高的大橱窗,将张燮林提供的10枚金牌集中陈列在一起。展览会开放以后,这个大橱窗成为整个展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方园地。

张燮林于1960年12月20日进入国家队。1963年他和王志良合作,夺得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世乒赛男双冠军,也是张燮林个人乒乓生涯中所获得的第一枚世界大赛的金牌。如今,时光已经过去了整整34年,当年金光灿灿的金牌已经蒙上一层薄薄的氧化层,显得很古老,但是张燮林一直说,在他所获得的所有金牌中,他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枚金牌。

从那以后一直到1995年第43届世乒赛结束后从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张燮林无论是作为运动员亲自冲锋陷阵,还是作为中国乒乓女队总教练指挥队员南征北战,从没有空手而归过。细算起来,除了第29、30两届世乒赛中国因为国内正搞“文化大革命”没有参加,第51届世乒赛中国女队输给当时的南北朝鲜联队只获得一枚团体银牌外,其余大大小小的比赛都是载金而归。

在张燮林家里,记者曾经欣赏过张燮林保存的金牌,桌面上摆不下,只好摆在地板上。如果将所有的金牌都摊开放,可以将不大的客厅挤得满满的,连落脚的地方也难以找到。这中间有第27届世乒赛男团和男双(与王志良合作)的金牌,有第28届世乒赛男团和31届世乒赛混双(与林慧卿合作)的金牌,有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后率队夺得的11枚世乒赛团体金牌和1枚银牌,有世界杯团体赛、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的金牌,还有参加瑞典公开赛、法国公开赛、波兰公开赛等各种比赛的金牌。从这些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金牌中,你甚至可以发现各个国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瑞典人制造的金牌是长方形的,背景是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图案设计为两名运动员分站在两个大陆上打乒乓球,乒乓球飞行的路线正好将两个大陆连接起来;英国曼彻斯特世乒赛的金牌图案非常简明,就是一个乒乓球拍,拍子右上方有一个小小的地球;日本名古屋世乒赛的金牌图案设计是几道波纹线,当中一个圆球,好像古代人所想象的地球漂浮在大海中;法国公开赛的金牌图案最具有东道主的特色,背景为红白蓝三色,和法国国旗一样,中间是一只昂首长鸣的公鸡,象征着高卢雄鸡。最特别的是1965年于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的团体金牌,这枚金牌的形状呈三角形,好像是古代战舰上的桅帆,下面还有一个托,可以放在桌子上,但是不能够挂在胸前。“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抄张燮林的家时,发现了这枚金牌,因为它与别的金牌形状不同,分量又特别重,便误认为是纯金所制,大喜过望,谁知拿回去用药水一化验,原来只是表面镀了一层金,和其他金牌并无两样。至今这枚金牌表面上仍有一道淡淡的蓝印,那便是化学药水留下的痕迹。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队以2比3输给由南北朝鲜联合组成的联队,这是张燮林自担任女队总教练以来获得的惟一一枚团体银牌。在各种金光灿灿的金牌中间,这枚闪烁着灰色光芒的银牌特别抢眼。张燮林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枚银牌说:“它也是我的一个永久的纪念。你看这上面镌刻的运动员,他的肌肉多么发达,和过去那些金牌上面镌刻的运动员都不一样,就像一个拳击运动员。从这以后,我在给队员们上课时常讲,今后的乒乓球项目已不再是一个纯技术项目,而是技术和体能兼备的项目,你们不但要提高技术,而且要加强体能,才能适应今后的形势。”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以后,张燮林从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的岗位上退下来,担任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但是他仍然时刻关心着中国乒乓球事业,只要是需要,他就会坐到赛场边,继续指挥运动员比赛。邓亚萍说:“比赛中只要看到张指导坐在挡板外,我心里就特别踏实。”中国乒乓球运动自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以后,雄视世界乒坛30多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像张燮林这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奉献的事业家,而这些各式各样、灿烂夺目的金牌,就是这种奉献的见证。

压题图片为张燮林收藏的各种金牌。左下图为1971年张燮林与林慧卿合作,夺得31届世乒赛混双金牌,这也是我国选手在世乒赛上第一次夺得混双金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