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2003-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造就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内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这种不可替代性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推动理论创新,进而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理论创新。在已经进行的2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提出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等等,都得益于哲学社会科学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而进行的理论创新。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伟大变革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实践既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天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无数例子,可以充分证明理论创新的这种先导性作用。在中国,也正是由于邓小平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的大胆创新,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必将给其他方面的创新带来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包括现代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古今中外众多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挥聪明才智、默默耕耘、孜孜探索的历史。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推动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各门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库。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的情况,需要在全社会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文明、公平、竞争、互助、和谐的社会风气,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尤其要注重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促进作用首先是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现代决策者不仅需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需要具备比较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其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可以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直接的咨询服务。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多学科都在向应用的方向发展,把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转化为改造社会的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继续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更具可能性和可行性。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新的观念和广阔视野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抓好转变观念、营造环境和加强领导三个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自然科学人才同样重要的观念。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讲话中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又指出,要“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观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这些重要论述为指导,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自然科学人才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自然科学人才同样重要”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坚定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大胆进行科学探索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属于科学的范畴,但它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所以不但社会上有许多人长期不愿意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而且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也感到风险比较大。这就要求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作用时,特别要注意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一个进行自由探索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允许学术上的争论和反复,允许学术上犯错误。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讲话中指出:“要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科学探索是认识真理的实践过程,出现曲折、失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成功的探索可以取得接近真理的认识,失败的探索可以成为接近真理的过程。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环境,减少人才创新、探索的后顾之忧,是成功创新的重要条件。信任是人才发挥作用、激励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信任是最大的尊重和爱护”。这些重要论述既讲了认识论,又讲了党的政策,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大胆进行科学探索,解除了后顾之忧。只有通过学术上的自由争鸣,才能更好地激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创造灵感,促使他们不断推陈出新。

3.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因势利导,为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创造条件,并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在进行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决策时,要主动找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来咨询、商量或组织评估、论证。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协调,认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工作,主动交给他们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对特别重大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要引导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从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的大好时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积极探讨、准确把握和正确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高度重视对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在课题资助、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向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予以倾斜,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投入,明确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适当比例,鼓励设立各种民间研究基金,逐步形成政府、社会机构以及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投入格局。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建立代表我们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制度。

(执笔人:胡跃福潘小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