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已成为世界重要造船基地

上海各骨干造船企业,今年一季度共签约新船订单13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
2003-05-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坐守长江三角洲的独特地理优势,拥有悠久的造船历史,又逢开放的大好机遇,再加上高科技、新技术的武装,上海船舶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造船能力超过300万吨,不仅占据着国内船舶工业的“半壁河山,而且造船接单量占世界4.6%,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重要造船基地。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集中力量狠抓造修船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在该集团公司的5个造修船基地有4个在上海。目前,上海形成了世界上最密集的造修船基地群,已具备了超大型油轮(VLCC)、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等产品的造修能力和配套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各种大型军民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研制要求。

今年一季度上海各船厂共签约新船订单13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这些新签约船舶中,98%是出口船,船东分别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挪威、希腊、比利时、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近190万吨的新船订单待签约或已经签订了意向书。截至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沪几大船厂手持新船订单达到近500万吨,同比增长150%。上海几家骨干船厂基本具有了三年稳定的造船任务。

——有“中国第一厂之称的百年老厂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焕发了新的活力。2001年,成功交付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4型计18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中的最后一艘,实现了自身船舶产品的升级换代。2002年,又完工民用船舶38万吨,承接新船订单35万吨,其中97%是出口船。今年,坚持“随行就市、成熟船型、适度开发经营方针,批量承接享誉国际船舶市场的“中国江南型散货船、化学品船等优势船型,同时积极开发新的船型。截至3月底,该公司累计手持订单吨位达到71.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船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继续一路领先。2001年,其造船产量在国内首破1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船厂前十强。2002年,造船能力达到150万吨。预计在今后几年,沪东中华造船产量仍将保持国内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获得国内首艘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后,兴建了一批配套设施,使其在LNG船建造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并为进军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今年1~3月份,该公司造船生产经营增长迅速,完工交船同比增长96.5%,接船吨位同比增长87%。

——被公认是“中国第一船厂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世界一流的船舶总装厂。该基地的建造规模、技术指标以及硬件配套水平,在国际上也属一流。现已建有两座大船坞,配备了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板切割加工生产中心、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造船流水生产线、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曲形模块生产中心和涂装中心。在2002年,以接单102万吨的成绩列国内船厂第一位。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又承接2艘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手持订单达到了189.5万吨,在国内各大船厂中遥遥领先。

——在上海船厂、澄西船厂基础上组建了新公司。上海船厂崇明造修船基地将建成国内修船能力最大、造船有鲜明特色的修造船基地。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正积极贯彻落实中船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确定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到2005年,上海船舶工业的造船能力要达到350万吨,造船产量要达到250万吨;到2010年,造船能力要达到800万吨,造船产量要达到500万~600万吨;到2021年,造船产量力争达到世界造船总量的18%。为此,上海几大船厂将通过系统内外的大联合、大兼并、大重组等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实施“科技兴船战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攻关;在改革企业内部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造船模式的转变,寻找适合企业高效、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实施“走出去战略,高起点、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