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精神传承者

山大学人
2003-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乔国 我有话说


冯圣玉,1958年出生于山东肥城,理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有机硅高分子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化学、有机硅化学、高分子材料。

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平日里冯圣玉还是那位不显山露水的老实人,被一位相处20多年的同事盛赞为“真”的人才,“实”的人才。他为人腼腆,性格内敛,可他的弟子们却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性格的另一面:“冯老师一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变得很兴奋、很快乐的样子,他的这种情绪也感染着周围。我们都觉得,冯老师特别喜欢做学问,并且不掺杂一点功利心,不像有的人是把学问当作一种手段。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好多东西。”

他做学问没有任何功利心、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表现在对学生们的态度上,宁愿占用自己分秒必争的科研时间,也要保证学生的学业质量,尽到为师的一份责任。一次,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把毕业论文交给导师过目。等拿回来一看,冯老师竟在文章的后面详尽列出了文中包括标点符号的122处错误!

冯圣玉带给学生的,还不仅仅是他所做的学问,更有他对“真”境界的追求和坚持。山东大学不久前出台了《山东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冯圣玉把弟子们都召集起来,开了个严肃的座谈会,教育学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次,一名学生向某杂志投稿,杂志的审稿人对其中列举的实验现象提出了异议,认为某些数据不合常理。因文章急于发表,这位学生想把数据修改一下算了。他发现后,提出:做研究是一件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儿戏,只有进一步加强实验,才能确定、验证数据。最终,学生摆正了态度,重新对实验进行了验证,对实验数据重新做了整理。

尽管人们对他盛誉有加,可冯圣玉却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老师。在三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恩师面前,他永远是一名学生。

第一位是他的中学物理教师,也是他人生的启蒙老师——舒小生。在“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在舒老师的鼓励下,冯圣玉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第二位是著名有机硅化学专家杜作栋,本科毕业后他师从杜作栋继续深造,奠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杜教授不仅学术水平高,知识渊博,而且人品好,育人无私。正是本着把有机硅化学研究的学术梯队搞大搞好的共同目的,留校任教的冯圣玉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项目。

第三位是著名量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从豪,在他的循循诱导下,冯圣玉成为了量子化学和有机硅化学交叉学科的直接受益者。如鱼得水的他发展很快,1991年,在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情况下,以科技成果7项、发表论文28篇的实力,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在人生的每个重大转折点上,冯圣玉都有“贵人”相助,但执著、踏实、勤奋的个性却是把一块顽石锻造成宝玉的根本。从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到现在,于子夜前休息,这在他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做“六五”攻关项目“高强度硅橡胶”时的情形。这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奇迹发生,缘于实验条件的简陋,还有一点,被摔怕了——当时,他们的实验室在一平房内,冬天屋内冷若冰窖,屋外冰雪路滑,他常常连人带车摔倒在深夜回家的路上。1990年,他又开始从事“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精密铸造型芯硅橡胶”课题的研究,这对他的毅力也是个严峻的考验。他没白没黑地整日泡在实验室里搞配方实验,拿搅拌器——玻璃棒的中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这一干就是5年,一直试验了几千个配方才成功。结果,此成果被专家鉴定为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保证了国家军工计划的实施,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冯圣玉共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重点科技项目等15项,在有机硅化合物与聚合物、硅橡胶、有机硅耐高温材料、油田化学品、功能有机硅高分子、活泼有机硅中间体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他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获得科技成果17项(9项成果已10余次技术转让,并推广应用),国家专利1项。

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冯圣玉一步步地完善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学生们。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学术精神、科学精神的传承。因为,这才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财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