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烂尾楼”改建成解困房

2003-05-1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樊云芳、丁炳昌 我有话说

本报讯对海口市特困居民、75岁的郭柳英来说,最近一段日子真像做梦一样:

先是市委书记、市长到家夜访,在半个小时内解决了她下岗多年的2个儿子、1个女儿的工作,同时解决了3个孙子上学问题;

临走时,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富玉察看了她全家7口人“阁楼”上搭“阁楼”的6平方米小破屋后,作出许诺:“几个月内,会让你住上新房。我们一定要让全市的特困居民都住上新房。”

郭柳英记下了王书记的许诺。果然,半年后,2003年春节前,一把新居的钥匙,送到了她的手上。在海口市,同时领到新居钥匙的特困居民共有171户。

“把‘烂尾楼’改建成解困房,这是海口市上世纪90年代就有的思路。但利润太低,开发商不愿搞,特困户买不起,因此,想想容易,真干起来困难重重。”海口市积压房地产处置办公室戴开权科长向记者介绍。

2002年5、6月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夜访了103户特困居民后,下决心把特困居民的住房和就业这两“难”,当作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来解决。为此,王富玉特请来积压房地产处置办的领导,再次提出:能否把“烂尾楼”作为解困房的主要房源?能否把盘活“烂尾楼”与解决特困居民的住房结合起来?

据对全市320宗“烂尾楼”项目排队分析,其中97宗在各家银行手中,几年来几乎没有动作。海口市又对这97宗逐个进行了细致、周密的现场勘察,精心选择了其中17个项目作为突破口。

2002年6月与8月,王富玉两次请来了9家银行的行长,恳切地请求支持。行长们在看了市委拍摄的特困户的录像后,深受感动。经双方代表反复协商,协议终于达成,转让的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首期工程是“劳动公寓”与“富泰公寓”。海口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作为承建单位,从市政府领取了这项“义务工程”、“爱心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均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市自来水公司在两天内办妥工程的用水报装、设计工作;施工临时用电线路也在两天内接通;当地派出所,出面解决工程与农民的纠纷,并迅速清退了“烂尾楼”里的原有住户……

“现在,第二期特困居民住宅工程即将启动。市里安排在年内要解决1000户,3年解决3000户。”市积压房地产处置办的一位领导向记者透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