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告别“洋油”时代

2003-05-12 来源:光明日报 洪芸 我有话说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有品牌的快速成长,“崇洋”消费心理已受到空前挑战。近期,一份关于润滑油市场的调查,再次证实了“惟洋是举”的消费观点亟待改变。

调查显示:长城公司的金吉星牌润滑油,在粘度、磷含量、低温启动性能、低温泵送性能、气味等多项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过国标及国际相关标准,在部分指标上,甚至超过了知名的洋品牌。

不但如此,国产品牌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比样品牌还略胜一筹——长城金吉星在低温动力粘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品牌,这意味着在车辆启动时,国产润滑油能更好地减少磨损、保护发动机;此外,中石化的长城、中石油的昆仑,两大国产品牌在高温高剪切性能方面也优于“洋油”。据业内专家介绍,长城等国产润滑油的配方中有特别的抗氧化剂和清洁剂,针对国内风沙大的气候特点,车辆寿命较长的使用习惯(一般为5-8年),以及都市轿车开开停停的行车状况,国产品牌这样的设计显然比洋品牌更适合国情。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面对国内刚刚兴起的轿车养护市场,质优的国产品牌润滑油却并未能大显身手。一项调查表明,汽车高端用油占了整个车用油市场的近30%,其中78%的份额是国外品牌。

是国内品牌的质量不行吗?此次有关润滑油产品的调研告诉我们,绝非如此。事实上,质优国内品牌无用武之地,主要因为壳牌、美孚、埃索等洋品牌依靠国际大公司的品牌形象,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进入国内市场后,迅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一定信誉;另一方面,国内轿车多为进口,家庭轿车刚刚兴起,消费者的润滑油知识还较欠缺,消费观念比较滞后等因素制造的消费盲区,也促使消费者宁可去选择价格昂贵的洋品,从而使洋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能力变为了“高品质”的代名词。

润滑油是四大石油产品之一,如果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让国外品牌完全占据,国内厂商的前景堪虞,消费者更有切实之忧。实践早已告诉我们,只有存在有实力跟洋品牌竞争的国内品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有保障,而一味崇洋,伤害的将不仅是厂商的利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