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桂林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

让环境与山水同美
2003-05-2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一场清洁农村大行动正在改变广西桂林广大农村的面貌,农民居住的环境开始与山水同美,农民的卫生习惯、观念及生活质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5月24日这天,天下着大雨,记者在灵川县灵川镇木匠户村村头,碰上妇女俸顺弟戴着斗笠,挑着垃圾正往村头的垃圾坑去倒,而不远处另一个填满了垃圾的坑上,已培土种上了竹子。“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是门前一倒了事,现在再乱倒垃圾反而不习惯了。”她笑着说:“干净了就是好,苍蝇、蚊子都没了。”记者看到,这个有着50户人家的村子,屋舍整齐,树木葱茏,硬化的水泥路找不到一片纸屑,即使是猪牛舍旁也没什么异味。

木匠户村的变化源于2002年3月起桂林市委、市政府启动的以“清洁城市、清洁漓江、清洁农村”为中心内容的三大清洁行动。这些年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却年年不变,一些村子屋前房后垃圾随处倒,污水遍地流,行人掩鼻过,公共场所的卫生从来就没人搞过。这些现象与桂林奇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极不协调。市委、市政府要求,所有农村的公共场所、道路建立定时清扫制度;各村都要建垃圾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有条件的村,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道路硬化。

引导农民搞环境卫生,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市30%的农村自然村建立了定时清扫制度,共挖垃圾坑3000多个。木匠户村建立健全了家庭卫生责任制,对全村巷道划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家到户,建立了卫生监督责任制度,家畜、家禽也实行集中圈养,家家户户建起化粪池。这些措施并不复杂,也不花什么钱,一旦抓实了,就带来农村面貌的深刻变化。

如今在桂林农村,像木匠户村这样的卫生样板村每一个乡都有一两个,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龙胜县龙头村过去卫生习惯很不好,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人住的吊脚楼下猪牛屎成堆,龌龊不堪,行人进村无法下脚。通过爱卫办和乡干部进村蹲点抓卫生,现在家家户户每天至少清扫院内两次,村里的面貌大变样,传染病率也显著下降。千百年来缺少环境卫生意识的农民切身体会到,只要有了好的卫生习惯,自己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干净、体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