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再一考定终身

新闻聚焦
2003-05-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我有话说

“胡铃心是我们自主招生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之一。”伍贻兆教授告诉记者,南航自2001年在江苏省(也是在全国)最早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以来,已经成功地选拔了一批未达南航录取线但却具有很好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自主招生,对大学来说,就是进一步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对一些‘特殊’学生来说,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对国家、对社会、对整个教育体制来说,其改革意义则更为重大。”

“正确认识自主招生,首先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等方面有所转变,因为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伍贻兆教授指出,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是,多年一贯制的单纯以文化课知识为主的高考招生制度,‘一考定终身’,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常常会使一些极具培养潜质的优秀人才,因少许分数之差而失去接受继续培养的机会。南航两年来的自主招生成果表明,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自主招生并不等于降低录取标准”,伍贻兆教授严肃地说:“自主招生方案是一套符合选拔优秀人才的改革方案,也是一项严格的制度。自主招生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以专门考察为辅,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一整套规范性措施,对自主招生的条件、程序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从中学的推荐,考生提供获奖证书等材料,到专家委员会的资格认定,网上或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应该讲这个操作程序是严格的,并且严格将试点面控制在招生名额的5%以内。”2002年,南航招收的3700名本科新生中,96名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

伍贻兆教授说,“前两届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本科生,大多数已成为各自专业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表现也是对我们自主招生的政策的实际肯定。胡铃心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针对社会上关于自主招生会不会产生不正之风的疑问,伍贻兆教授坚定的说:“我们正在做一件具有改革意义的事情。当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权力的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履行好我们的义务。千万不能让任何不正当的东西掺杂进来,影响我们的改革实践。”“相信在政府的指导下,经过高校的大胆探索、实践,和中学的积极配合,一定会形成一套规范、有效、更加合理的选拔人才机制,让考生们不再一考定终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