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非洲无处为家》看德国电影业

2003-06-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德国电影《非洲无处为家》今年意外获得了奥斯卡非英语片金奖,这给好电影不多,但仍被称为欧洲电影大国的德国电影业重又带来希望。该片女导演卡罗琳·林克一下子成了德国家喻户晓的名星。

德国电影的特点是,过于描述人的细微感情变化,加上德国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使很多人觉得德国电影枯燥无味。《非洲无处为家》也是一部细腻的情感片,但导演不是采用德国式生硬的单刀直入方式,而是从多个线头入手,通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引发观众的思索,而又在不经意之间切入主题。影片描述的是,二战时为躲避法西斯纳粹的种族清洗而逃到非洲的一家犹太人的生活。主人公瓦尔塔是著名大法官,一家人过着富裕殷实的生活。希特勒上台后开始迫害犹太人,大法官只身一人跑到非洲肯尼亚一个荒芜的农庄。妻子耶特尔领着幼女随即来到这块陌生、贫瘠的不毛之地。平素娇惯的耶特尔没有想到流亡生活如此艰难,一场家庭冲突、文化冲突展现在观众眼前。最后这些背井离乡的人终于在异域文化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非洲无处为家》获得奥斯卡金奖,导演林克功不可没。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把求生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影片内容触动人心灵的同时又促使人去深刻思考。林克毕业于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1992年开始编写剧本,1998年其处女作《走出寂静》一炮打响,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拍摄《非洲无处为家》之前,林克偶然看到了一本同名小说并被吸引,下决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搬上银幕。拍摄过程中,她与剧组人员在肯尼亚跋山涉水,克服种种障碍,最终把一个险山恶水和风光迷人的两面非洲展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还有影片中的感人故事。

林克在德国算得上是大牌导演,她刚直不阿,就是经济拮据,也绝不为金钱去拍那些低俗片子。她不喜欢抛头露面且生活十分俭朴,就是在《走出寂静》为她带来百万进账时,她依然蜗居在学生时代的小屋里。《非洲无处为家》获得奥斯卡提名并有可能竞争金奖时,林克由于小女儿生病而放弃了前往洛杉矶的机会。颁奖这一天,她是在电视上获知自己影片获奖的消息。她对此表现出异常的平静,当晚谢绝了一切想来向她祝贺的人。人们几乎不能理解,她如此轻而易举地度过了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喜爱场面动人的电影,却宁愿不声不响地欢庆自己的成就。”

柏林电影节总指挥迪特尔·科斯里克指出,德国电影其实并不像传言的那么差,在过去两三年中,德国有一批青年导演崭露头角,一些在影坛占有一定地位的德国导演也有一些佳作。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电影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当好莱坞以《指环王》、《哈利·波特》和《007》等巨额投资制作的所谓大片席卷世界电影市场时,其他的电影很难有招架之力,这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非洲无处为家》的获奖,说明德国电影业还是有实力在国际影坛上一搏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