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规范人名用字引发大讨论

该让人适应计算机,还是让计算机适应人?字库过大怎么办?
2003-06-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谷 我有话说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启动了《人名用字表》的制订工作,准备对人名用字进行规范。这份预计容量为1万多字的《人名用字表》出台后,将会限制新生儿取名的用字范围。

著名中文信息处理专家、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告诉记者,制订《人名用字表》最大的好处是便于计算机处理与中国公民相关的各种信息,由于早期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只有6763个汉字,大多数计算机只能处理这6763个汉字,给户籍管理、人事、银行、保险、交通等领域计算机处理带来严重的困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制订《人名用字表》,规范人名用字。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生僻字用于人名的情况极少,经过对57万条姓名研究发现,人名用字仅为4141字,其中1505字覆盖了57万条姓名的99%。因此,有必要限制人名用字,减少计算机资源浪费。

网上讨论意见不一

沿用了几千年的名字是否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障碍?规范人名用字的话题一下子激起了全国上下乃至海外的关注,人们既关心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关心《人名用字表》的颁布是否会限制“姓名权”的自由。负责此项工作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专门开设了一个网上论坛,收集人名用字及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国内较有影响的两大网站新浪网和搜狐网专门开设了网上讨论区,引来了热烈的网上论战。

不少人坚决支持对人名用字进行规范。一位署名“江苏孟小军”的网友的话代表了这些人的观点:“试想,如果国家不作此规定,你个人固然有了取名的‘自由’,那别人同样也有这种‘自由’。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坚持这种‘自由’,取一些只有《康熙字典》上才能查得到的字做名字,那么这个计算机字库要增加多大的容量?这样的投入是否值得?研制《人名规范用字表》正是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希望这个字表尽快出台。”

但也有反对规范人名用字的声音,一位署名“梯玛”的网友说:“现在Windows操作系统都支持GBK大字符集,占用资源之说实在可笑。”

也有人认为人不应该服从计算机,而要让计算机为人服务,一位网友写道:“我反对对人名用字进行规范,为了大家方便,难道就置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于不顾?试问祖先造这些字的时候就是让我们后辈这么丢弃的吗?计算机不认识的字,我们就不要它作人名,那下一步还要规范什么?将来的世界是计算机的世界,那我们就不要汉语言文化了吗?”

一位来自海外、署名“shcheong”的网友的观点道出了信息时代全球性交流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他说:“中国内地虽然是汉字的最大用户,但并不是唯一的用户。因此,即使要规范,也得和其他汉字用户,譬如同文不同种的日本、韩国,以及同文同种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外华人,商量一下是否应该规范。只有在大家取得共识后,才能谈怎样规范的问题。”

第二代身份证字库超过72000字

在采访中,王永民告诉记者,规范人名用字是件好事,但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即便《人名用字表》颁布,也只会是一个过渡性的措施,最终解决与计算机处理相关的人名用字问题,将通过实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实现。

王永民介绍说,由信息产业部及相关部委一起编制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汉字库包括72000多个汉字,比《汉语大字典》的56000字还多,足以包容各种人名用字。这个字库比现有的常用字库扩大了10倍左右,因此,给中文输入等相关的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与之相关的中文信息处理的软件正在编制过程中,其中,王永民主持的王码公司承担了主要的工作,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完成。

王永民表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计算机完全有能力解决信息时代中华文明的传承问题,让汉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