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领导干部论坛
2003-06-11 来源:光明日报 刘建明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工作的创造性。与时俱进的核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研究时代发展的特征,解决现实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时俱进的本质,首先是实现主观认识符合客观规律,解决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具备认识和把握事物客观规律的本领,这种本领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因此,党的各级干部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同时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债券、资本运营、法律等知识,懂得市场经济运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法则,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避免因不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而造成损失。领导干部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养成研究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善于发现和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善于从理性的高度加以概括,能够抓住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工作的创造性,要敢于冲破一切陈规陋习和思想观念,开拓进取,勇于探索。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注重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就必须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的教条主义,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更要讲创造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标志。理论创新的本质,就在于对事物特殊性的发掘,没有对事物特殊性的发掘,就不会有普遍性的概括,也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当前有些领导干部不研究当地的特殊性,不分析当地的优势和劣势,盲目赶时髦,结果往往导致决策失误。这是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坚持与时俱进,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方法问题,也有一个立场和态度问题,这就涉及到干部的党性修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不能与时俱进,并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不甘丢掉权力带来的既得利益。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要时刻牢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我们制定政策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把自己的权力作为谋私的工具,那就失去了一个共产党员起码的条件,就不可能作到与时俱进。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严峻考验。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的成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需要我们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一切工作都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才能加快步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才能如期实现。(作者系中共内蒙古乌海市委副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