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概观》读后

2003-06-11 来源:光明日报 范国华 我有话说

人民共和国是在战争中诞生的,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高歌猛进的解放战争,不屈的民族和英雄的人民,历经种种磨砺和苦难,胜利地走过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审视那段难忘的历史的时候,再来怀念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慨和激动,总会在心灵的深处产生一种对那个年代由衷的敬仰之情。这种感觉,在我阅读王维国主编的《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概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时,又一次涌上了心头。

这部区域性的文学史,其研究对象是在抗战时期我党领导的晋冀鲁豫边区这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上,发生于河北境内的抗战以及翻身文学发生、发展的那段历史。在这片燃烧着炮火硝烟的山地和平原,在这块血与火交织的热土上,曾经闪烁着异常残酷的冀南“四二九”反“扫荡”的刀光剑影,曾经激荡着冲破疯狂的敌人“沙区扫荡”的壮志豪情,曾经燃起了响堂铺烧毁敌人180辆汽车的滚滚浓烟,曾经传递出百团大战这一震惊世界、蜚声海外的胜利捷报,曾经迎来了邯郸战役这一解放战争最初的胜利,曾经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千军万马强渡黄河挺进中原的大进军。边区军民用他们12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谱写了河北南部人民革命斗争的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雄伟乐章,在广大人民心中镌刻下巍然耸立的巨大丰碑。所有这些用人民的热血写就的史实,都成为文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如果说河北南部解放区军民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造就了边区书写的历史,那么,与根据地军民肝胆相照的文艺家们所书写的,则是边区一部心写的历史。《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概观》就是一部对边区这一“心写的历史”进行全面总结、清晰描述、深入论述的著作。在书中,研究者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所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描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文学发生发展的轨迹,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在刘伯承、邓小平所缔造的河北南部解放区这块土地上,人民文学在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并从文学理论的高度提炼出战争文学创作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描述性和阐述性的文字是这部书的基本理论价值所在。

此外,这本书的作者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资料发掘工作,亲自掌握了许多第一手的文学史料,对许多淹没多年的资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钩沉和抢救,使得全书在内容上显得丰满充实,并披露了不少该区域文学遗存中以前鲜为人知的作家作品。比如赵树理,人们都以为他与河北没有关系,通过作者的挖掘,我们才知道,他的许多作品如《地板》、《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等,都取材于河北的涉县、武安一带农民的生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解放区知名的作家,如阮章竞、王亚平、吴伯箫、杨朔、鲁藜、曾克、葛洛、于黑丁、徐懋庸、冈夫、华山等,也在河北南部解放区留下了他们的生活足迹和创作足迹,作者将他们挖掘并加以详尽的论述,从而为该书增添了许多的新鲜感。

该书对记录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文学创作,基本上做出了较为理性的把握。作者对这一文学的性质有着客观的认识,即从总体上说,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是党领导下的、旨在推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前进的一种战斗的文学,她同高蹈雅致的文学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也不能用一般的文学标准来蠡测和品评。作者认为拿鲁迅先生评价左翼作家白莽的《孩儿塔》的话来评价这一文学现象更为合适:“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的。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也正是这样一种属于“别一种世界”的艺术品,其价值只能用“别一种意义”的尺度来衡量与评价。首先,战争作为最强烈的政治行为,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性。建立在战争基础上的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自觉地以服务于民族和人民解放战争为宗旨,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便成为其最醒目的艺术特征。其次,在敌后游击战争中,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游击区犬牙交错,敌人利用封锁沟和封锁墙围困着边区,抗日军民随时都要面对日伪精锐部队的疯狂“清剿”和“扫荡”。战争打到了你的脚下,生死摆到了你的面前,这就是边区严峻的生活现实。因此,强烈的现实战斗性便成为其另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再次,在敌后的游击战争中,那些偏僻落后、交通闭塞的山村,是我们巩固的抗日根据地,那些憨厚淳朴、目不识丁的农民,是敌后抗战的主体力量。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以敌后农村作为自己的生长地,以广大农民群众和穿上军装的农民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些情况决定了艺术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必然成为其第三个重要艺术特征。

关于《河北南部解放区文学概观》这部史书的价值,我相信,不管多少年之后,只要人们还在感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那些民族和人民的英雄,并因此而想起了当年驰骋在敌后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广大文艺兵,并吟诵起他们以满腔的热血创作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时候,人们就要去翻看这本书,就要去从中寻觅那段文学发生、发展的逻辑线索,领悟其中那些富有说服力的历史性评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