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热烈庆贺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2003-06-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冯建昆


简介篇:老校新貌沐春风

云南民族大学的前身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省属重点大学之一,担负着为云南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的重任。

建校52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办学,向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多名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少民族的第一代大学生就产生在这里,许多民族的第一代硕士、博士以及专家、学者也是从这里起步或在这里造就,他们为云南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民族教育的黄金时代和六十年代的曲折艰难,特别是经过“八五”末期、“九五”期间的省属重点大学建设,云南民族大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已由建校初期单一的民族干部培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多学科兼容,硕士、本科、专科、预科、成人及外国留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兼备的办学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7000多人。有16个学科类学院(部)、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2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8个高职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业和5门省级重点课程。半个多世纪辛勤办学铸就的辉煌,使云南民族大学成为培养云南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彰显了云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特色,使其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

进入新世纪,根据《云南民族学院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2002年1月,学校按有关要求和程序,正式提出了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的申请。经过严格考评,2003年4月16日,教育部批准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走过52年的风雨历程,成功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这是对学校52年办学历程和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是云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4300多万云南各民族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今天的辉煌融注了一代代“民大人”的心血和智慧,凝结着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兄弟院校、各位校友,以及各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关爱。学校将以更名为契机,总结经验,展示成就,继承传统,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用共同创造民族大学辉煌的明天来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增强各族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起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少数民族大家庭、培养一流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豪迈之气,树立云南民族大学励精图治、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进取、争创国内一流民族大学,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经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崭新形象,为科教兴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辉煌篇章。

教学篇:以人为本深化改革

云南民族大学成立52年来,一直把立足边疆、服务云南作为办学宗旨。目前全校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7000多人,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5%。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4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358名研究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与国外2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接收了来自美、英、法、德、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已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窗口。学校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摆在突出地位,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重点,,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改造和设备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重点,以实行学分制为切入点,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保障,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筑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改革的具体步骤分三步:第一步是开始实行学分制,提出新时期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框架,进一步精减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第二步,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统一认识,出台了我校《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原则,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攻坚阶段。学校对2002级教学计划作了较大的调整,并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试点,从2003年起,理工类3个学院实行按学院招生,一、二年级打通基础培养,三年级再选专业进行分类培养;第三步,完善学分制管理,初步形成能够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学校全面整合教学资源,在原有系(部)的基础上于2002年成立了16个学科类学院(部),为做大做强学科和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讨论,切实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积极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走“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努力搭建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平台;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全校有专任教师446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188人;博士45人,硕士144人。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采取了多种措施。从1994年开始,已选拔评审了3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其中学科带头人24人、骨干教师74人。对选拔出的培养对象在教学工作、科研条件和经费方面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对优秀教师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已分别有56名教师获得伍达观奖教金26.7万元,61人次教师获得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奖学金共计33.2万元,并对71人次破格晋升为高级职称和36名在职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给予奖励,奖金达70余万元。

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集中财力与人力,强化课程和专业建设,用精品课程支撑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支撑优势学科的建设,从而,形成专业学科上的优势。课程建设以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实行重点和一般建设相结合,实施名牌课程计划。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41门,已投入建设经费80多万元。现正在启动“云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今年计划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基础上,建设10门“精品课程”,“十五”期间拟建设30门,计划投入60万元,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还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即将出台《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为培育特色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校积极进行专业改造和建设。2002年11月,省级重点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中期检查验收。学校确定了“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等5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投入建设专项资金105万元。积极做好新专业申报工作,2002年增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老挝语、教育技术学等四个本科专业,以及泰国语、越南语、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3+2”模式的5个专科专业,现在全校已有32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双重职能。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着重选拔德才兼备的懂教学、善管理的人才进入教学管理岗位,并对人员素质构成、待遇等作出相关规定,保证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为了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学校出台了《教学管理规则》、《教学岗位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暂行办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办法》、《设备及实验室管理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初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今年教育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以此为契机,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大了教学设备设施建设的力度,拟投入2000余万元专项经费,确保实现“争优保良”的迎评目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全校师生坚定信心,抓住机遇,齐心协力,以昂扬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和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把云南民族大学建设成全国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茶洪旺杨志雄)

科研篇:创新体制彰显特色

云南民族大学在学术研究特别是民族学类学科建设和研究方面一直享有较高盛誉,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学教学与研究基地之一。学校拥有马耀、汪宁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拥有民族学、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古籍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6大省级重点学科,先后承担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语言学研究基地”、“滇西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湿法高纯魔芋精粉及葡甘聚糖复配胶生产中试应用研究”国内外重大研究和公关项目,举办了“第34届国际汉藏语学术会议”、“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教育部第四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等重大学术会议,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和出版社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论文,出版了数百部学术论著,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研究新人,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充分利用全校科研资源,有效整合科研力量,突出特色,创造优势,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科研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经过辛勤的探索和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指导思想明确、学科特色明显、激励机制到位、管理体制健全的科研运作体系。

突出重点,发展优势,带动全局。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创造优势的方针,学校科研工作瞄准学科前沿,抓一批带动性强、影响面大、作用突出的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研究深度,提高成果质量,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形成局部优化的科研环境和学科优势,力争产出一批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成果,以期在短期内,在某些局部领域,使民大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并以此带动全校整体性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据此,结合学校实际,初步确定民族学、经济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社会学、宗教学、行政管理学、有机化学、数学等学科为学校科研发展的重点领域。

为保障重大科研项目的进行,学校还在全校范围内分文、理科设立科研流动站。凡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文科经费在5万元以上(横向课题在10万元以上)、理科经费在2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在30万元以上)的,经向所在学院申请并报科技处备案,课题负责人在一年内可以不承担其岗位职责要求的教学任务,以便集中力量从事科研工作。进站期间,学校及学院保留其原有编制和岗位,其教学岗位津贴的发放则以其科研工作量来折合计算。同时,学校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设立云南民族大学科研专项基金,实施校内科研项目立项,培育省部级、国家级申报项目,以此带动全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把科研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更好地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计划,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努力营造一个各类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爱岗敬业的体制环境。为进一步调动教科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科研工作上档次、出精品,全面提升科研竞争能力,学校确立了重奖精品的奖励原则,其单项奖励的最高金额达50万元。同时,学校每年还拿出20万元的专款,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教师出版学术著作进行资助。

强化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校内学术气氛。学校每年拿出专款,由科技处负责举办包括民族文化、民族药物、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东南亚动态及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五个系列专题讲座在内的民族发展论坛。论坛采取开放形式,不仅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来讲,而且请省内相关领域的同行专家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来听,从而把论坛办成了省内相关领域的学术及信息交流平台。

加强项目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在科研项目的申报方面,由申报教师先提交项目选题,学校科技处组织校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选题论证,在此基础上再由申报者进行课题设计。之后再次组织专家就项目设计内容进行咨询、论证,申报者根据专家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才送交项目委托单位。

在立项项目管理方面,云南民族大学形成了从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到验收鉴定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检查、落实。凡正式立项项目(包括横向课题),课题经费到位后,课题组负责人须制定项目进度及经费使用计划书报科技处、计财处备案,并同科技处签订项目完成及经费使用责任书。各课题组在正式开展项目研究前须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召开一次开题报告论证、咨询会,就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在课题研究中期阶段,各课题负责人要就课题的研究进度、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向科技处作出书面报告。课题初稿完成后送交委托单位鉴定验收前,课题组须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预评审,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以确保最终提交鉴定成果的质量。项目正式通过评审验收后,课题组要在全校范围内就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为进一步搞好学校的科研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档次,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一支民族发展问题研究快速反应队伍,结合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民族地区各项政策的需要,加强对事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二是进行科研基地建设,在云南民族地区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村寨,对其社会、经济、文化变迁过程进行长期、动态的观察,以此积累资料、训练队伍,为各级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创造条件;三是进一步抓好科研项目储备工作,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编制云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指南,并将其按标准的项目申请书格式完成项目内容的设计,以此作为申报各类科研基金的项目储备,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程厚思)

人才篇:搭建平台有为有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大学,都面临着如何引进、培养和稳定人才这样一个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效益是第一效益的现代人才观,制定了以人才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把人才工作作为第一工作来抓,引进、培养、稳定“三管齐下”,事业、待遇、感情“三留人”,几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三管齐下”

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引进、培养、稳定三种途径,同时必须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稳定人才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招来女婿气跑儿子”的情况。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陆续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人才培养办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办法”等,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为博士及省部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提供150—100平米住房一套,一次性给予安家费、人才专项基金、科研启动费11—20万元;为吸引紧缺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学校对外语、计算机、电子电气、通讯工程、体育、艺术等紧缺专业的硕士,也确定了提供一套住房、给予2.4万元安家费的奖励政策。

在培养人才方面,学校积极鼓励支持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出国留学、脱产进修,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给予全额资助,自费出国留学回校后补发学校的一切福利待遇,1997年以来,学校共资助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4人,占专任教师的四分之一。

在稳定人才方面,学校从1995年起启动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先后培养了三批计98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近四分之一;为使年轻教学科研人员早日成才,学校对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学校设立了“博士房”,凡是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都可以入住;学校在专任教师中设立了挪威国王和伍达观等奖教金,1998年以来共有137名教师获奖,占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二、事业、待遇、感情“三留人”

如果说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三条途径,那么用事业、感情、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就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三项重要措施。学校始终把用事业吸引和稳定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学校事业的发展给有才华、有抱负之士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二是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让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岗位,在2002年学校全员竞聘上岗中,就有47名教师跨学科专业应聘。三是通过竞争激励机制,让人才脱颖而出,在2002年学校全员竞聘上岗中,有5名博士和37名教师从普通岗位上破格聘任到中层干部和校聘岗位上。

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2002年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投入1200多万元资金实行了校内岗位津贴,在普遍实行岗位津贴的基础上拉开档次,在分配上向教学科研岗位倾斜,教学科研岗位的最低津贴超出机关管理岗位最低津贴三分之一。为切实解决教师住房问题,1997年以来,学校加大了教师住房的新建和改建,在2001年学校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时,当年进校的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都分到了成套房;学校还积极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和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问题,在子女入学方面,学校不仅帮助联系学校,还给予每个教职工子女15000元的资助。

感情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精神纽带,只有用情感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使人才干起事业来“甘心、称心、尽心”。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环境氛围,鼓励竞争,崇尚创新,强调理解、支持与关爱。学校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十分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适时调整人才政策。

三、但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

学校坚持“不为我所有、只为我所用”用人观,破除“人事关系在学校才是本校教师”的老观念,树立“凡受聘承担了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都是本校教师”的新观念,把聘请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学有专长的教师、专家来校兼职讲课、指导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兼职教师看作是本校教师队伍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97年起,学校通过“超招奖”鼓励支持系部到校外聘请教学科研人员,2002年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实行虚实编制,允许教学科研部门最高可以聘请25%的兼职教学科研人员。除在校外聘请一般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外,学校还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30余名院士、学者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职称、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熟悉民族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他们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13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省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人;有1人获得云南省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和工作经费资助;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98人;教师中有250余人次具有国外学习、研究、进修、考察的经历。与“九五”期间相比,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9.04%提高到40%,硕士从77人增加到144人,博士研究生从8人增加到45人,正高从39人增加到57人。(辛爱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