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吉安”在井冈红土地崛起

夯实文化阵地 实施精品工程 发展文化产业
2003-06-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长根、肖辉迤本报记者 胡晓军 我有话说

日前,记者在革命老区江西省吉安市采访,深感这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申报国家“五个一工程”重点剧目的现代采茶剧《乡里法官》逐县巡演,观众如潮;青原区陂古村旅游文化节上各种民间文化魅力四射……一个“文化吉安”,正在井冈红土地上崛起。

夯实文化阵地

吉安古称庐陵,素有“江南望郡”和“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悠久的历史,曾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名人文化、底蕴深厚的庐陵文化及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如何在重振吉安文化风采的同时,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这成为吉安人寻求突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该市在江西率先启动了“文化发展战略”。

为了夯实文化阵地,该市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巧妙运作,走出了一条“向上争取一块、民间融资一块、招商引资一块、受益群众自筹一块、政府适当补助一块”的多元化筹资路子,对市、县(区)、乡(镇)三级文化设施进行了有效改造和新建。自1999年以来,全市每年投入文化设施的资金不下5000万元,一个立体式、广覆盖的群众文化阵地网络逐渐凸现。目前,全市已有全国先进文化县2个、省先进文化县3个、省级百强文化站31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1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13个县市(区)都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新建博物馆4个、剧场3座、电影院4座,95%以上的乡镇建有文化站。依托这些文化阵地,每年有11个专业文化团体和上百个业余文化团体送戏下乡1400余场。

为了打造文化大市,他们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文化精英,不仅在生活上为其排忧解难,还给予政治上的关心,一批优秀文艺界人士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的走上文化领导岗位,才尽其用。对散落在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市文联以协会为纽带,整合力量,先后组建了文学、戏剧、舞蹈、摄影等9个艺术协会,吸纳市级会员2000多名,培养出省级会员400余名、国家级会员40余名。情感暖人,事业留人,待遇励人,协会储人,文艺人才工程大刀阔斧的实施,使得优秀文艺作品逐年攀升,涉及戏剧、声乐、小品等20多个门类。

实施精品工程

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是吉安文化发展的重头戏。为此,市里遵循“调动现有队伍积极性,打造一批文艺带头人,培育一批文艺新苗子”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宣传文化资金、文化创作奖励基金及两年一次的文艺创作评奖制度,为优秀文艺人才、文艺产品提供了资金支持;组织全市少儿艺术节、农民艺术节、广场文艺大赛及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书法美术作品展览等,给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几年来,该市的舞蹈、歌曲《女人·磨》、《枯与荣》、《开山人》、《山花》、《杜鹃花开时》等荣登江西省艺术节同类作品榜首,且作为保留节目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其中《田园情》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丰收奖”,《中国井冈山》、《赣水情》等歌曲在全国歌曲征集中获奖。戏剧创作上,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的力作《远山》后,现代采茶戏《乡里法官》以其精深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表演艺术及精致的舞美设计,在第二届江西省艺术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及剧作、导演、表演等多个单项一等奖。此外,小戏《井台》、戏剧小品《小主人》相继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及“少儿蒲公英奖”创作金奖。广播剧《遥远的井冈山》获中国广播剧一等奖。陶瓷微雕《香港回归瓶》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几年来,吉安群众文化、专业文化齐头并进,吉安市也因此相继赢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

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的发展为吉安经济崛起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群众文化、精品文化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爱我吉安、建我庐陵”的空前热情;另一方面,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吉安让文化介入经济主战场,首先是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推介上下功夫。市、县(区)各级文化部门围绕做大古村旅游及文博展览业,主动出击。他们或走出吉安,以优秀节目展示浓厚的庐陵文化;或献智出力,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或组织古村摄影展、编印《庐陵古村》外宣品,整理庐陵民间舞蹈、民间声乐等文艺集成;或参与旅游文化节,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目前,青原区陂古村、吉州区钓源及曲濑古村、吉水县桑园及燕坊古村,每年接待旅客数十万人,成为旅游经济中的新亮点。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增加税收总额,是文化部门服务大局的又一措施。新干县采取土地置换异地开发的办法,在县中心城区建起了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大剧院,歌咏大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泰和县电影公司拆去老影院,招商引资上千万元,建起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影视娱乐城,近5年的年产值均在130万元以上。据统计,去年吉安市文化产业经营收入近2亿元,一个以娱乐、演艺、文博展览、音像、艺术培训及电影发行放映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凸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