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无限追求 追求无限

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
2003-06-23 来源:光明日报 张开祝 袁飞 我有话说


在美丽的国家旅游城市烟台浩瀚壮阔的黄海岸,坐落着一所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高等学府,这就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建校仅有18个年头的山东工商学院。该校占地1450亩,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省级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802人,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8139人。

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所属唯一的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9月管理体制改为中央和山东省共建,以省管理为主,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为现名。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加高等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统计学系、社会学系、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5个系部。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24个本科专业,经济法、旅游管理、物业管理、公关与文秘等10个专科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经过18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法、文、理、工、经、管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

一、高校中的首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

1983年,是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第5个年头,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在大规模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断层、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种现象在煤炭行业尤为突出。为了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几经考察论证,决定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并把校址选定在我国14个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的烟台市。

对于这所学校,煤炭部的领导曾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绘就了一幅在当时看来极为美丽的蓝图。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正式组建,隶属煤炭工业部领导,面向全国招生,为煤炭行业培养经济管理人才。1986年4月,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破土动工,在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各项教学设施基本配套,由于学院的宏伟蓝图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前来任教。同年9月,学院就迎来了第一批150名全日制本、专科大学生,创造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历史上“当年建校当年招生”的纪录,得到了当时党中央领导人胡耀邦的高度赞誉,并提写了校名。

建校伊始,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本建设上去,学院领导压缩开支,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开展了“南泥湾式”的垦荒建设运动。18年前的烟台东郊冷清荒凉,冬天没有暖气,夏天蚊虫叮咬,晚上呼啸的北风夹带着海水的潮汐声令人恐惧,白天一望无际的荒草覆盖着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校门,只有空落落的几栋楼房。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这样的环境里,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依然高涨,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与学生一道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美化、绿化校园。没有奖金、没有补休,却没有人抱怨和退缩。现在回忆起来,凡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师生员工都会说出同样的理由:一种责任心和创业的成就感,使大家心甘情愿地为学院的建设奉献着青春、智慧和才干。正是这一切,为学院以后的快速发展蕴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逆境中的跋涉:“小打小闹”

事物的发展并不像人们预料的那么顺利,学院初创不久就遭到沉重的撞击。

“七五”末期,由于受大环境影响,煤炭工业部压缩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学院建设资金遇到了严重困难,经费十分短缺。1989年,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即原煤炭工业部)重新核定了学院的规模为1100人,教育师范学院停办。在此后的几年里,学院的发展进入所谓“小打小闹”时期,每年的财政拨款仅能维持日常教学费用,除了一些零星建筑外,学院的大型建设项目基本停滞。

学院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当时,无论是上级有关领导还是教职员工,都产生了此种疑问。在危难时期,学院领导稳住了教职员工的思想,及时调整了办学方向,从以数量规模的扩大为主,转向以内部管理机构和机制的建立、完善为主。从1988年至1994年,学院维持着会计系、管理系、基础系3个基本教学单位,同时加大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力度,逐步建立了各级管理机构,使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校产等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正轨。

三、痛苦中的新生:一次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就在学校于逆境中跋涉之际,1994年下半年,学院接到原国家教委关于实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的通知。对照评价指标体系,当时的办学条件远未达到合格标准。但如果评价不合格,学院将面临着停办或降格。学院再一次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面对严峻的现实,院党委决心化压力为动力,接受挑战,积极应对,号召全院师生员工下定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誓夺评价的全胜利。经历过逆境的人们意志更加坚强,思想更加统一。从此,全院上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迎评促建的“学院保卫战”,“一切为了评价、一切服从于评价、一切服务于评价”的思想深入人心。

为改善办学条件,院领导率领全体机关人员毅然搬到建院时临时搭建的工棚内办公,腾出办公楼改为教学实验楼。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系部进行了充实、调整,将原来的3个系调整为会计系、管理系、贸易经济系、经济信息系、文法系等5个系。狠抓了教学管理,突出教学工作的主题,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全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优惠政策,以较好的物质条件引进人才,并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中青年教师,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和基本建设力度,加快实现教学设备现代化步伐,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德育、体育、计算机和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

1997年9月,在迎评的紧要关头,上级部门调整、充实了院级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一成立,就以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新形象出现在全院师生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在此后的时间里,师生们没有了休息日,没有了你我的工作界线,人人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全院上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997年11月17日至21日,是全院历史上意义深远的5天。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专家组经实地考察认为,学院各项指标基本上达到了“B”级标准,在某些方面,比如领导作风、人文环境等达到了“A”级标准。评价通过了,学院保住了。当这一结果公布时,学院沸腾了,广大师生击掌相庆,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的顺利通过,使学院人心大振,凝聚力大增。“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从严从细,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的迎评促建精神,为学院进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崛起中的辉煌:规模和效益的双赢

以1997年11月一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为契机,学院终于结束了痛苦挣扎、徘徊不前的历史。1998年至今短短的5年,是学院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5年,是走向辉煌、令人惊叹的5年,一所迅速崛起、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凸现在世人面前。

——扩大规模,增强效益。学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招生计划,保证生源质量,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全日制在校生由1999年的3255人,发展到2002年的8139人。2003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3920人,仅这一年的招生数量就超过1999年在校生的总和,届时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将突破10000人。

——突出中心,强化教学。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实行了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量化指标评估办法,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自2000年起,在本科专业中实行了学分制和导师制,设立了第二课堂学分和创新学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调动了广大学生课外学习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院建立了教学成果立项和验收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承担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5项省级课题通过了省教育厅验收,其中2项被评为优秀。近几年,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坚持“普遍提高、重点培养、鼓励冒尖”的方针,采取引进、定向培养、送出培训提高、破格晋升职称、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等多种措施,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学院还重视智力引进,通过聘请学术顾问、兼职教授等方式,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缓解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稳定了一大批高层次骨干人才,形成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群体,学术梯队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科研水平日益提高,新老交替已基本完成,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有20余名教师被中国矿业大学、石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聘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目前,全院共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8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在读博士45人,硕士学位183人。

4、不断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学院不断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有省内高校先进的电子商务中心,装配了60多个多媒体教室、3个电子阅览室;扩建、改建、新建了计算机中心、电子电路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办公区、教学区、师生宿舍区的全面联网,为实现教学现代化和网络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加大图书资料购置费用投入,使图书资料总量急剧增加,学院图书馆还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自动化先进图书馆”称号。

5、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建设思路,加大了以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和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管理学”、“工程估价学”为重点的专业、课程建设力度。学院本、专科专业总数由建校初期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34个,专业涵盖经、管、理、工、文、法等6大学科门类。

——提升层次,注重科研。科研工作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层次为重点,加强管理,内引外联,主动出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院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的各级各类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年均增长31%,核心期刊年均增长96%,承担项目数量和经费持续增长。尤其是2001年,学院获得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科研工作质的飞跃。

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培育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加强应用学科,使学科的整体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格局。目前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企业管理”为“十五”期间省级强化建设学科,是山东省“重中之重”的学科建设项目。

——全面育人,提高素质。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纵向缩短,横向拓宽,突出主干,减少重复,注重整体功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重视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和健康的文化氛围。

学院始终重视师德建设,努力树立“立德育人,甘于奉献”的师德风范,并潜移默化于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

几年来,学院学生大学英语通过率、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在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文学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山东省“百灵杯”电脑知识大赛、山东省首届大学生辩论赛、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英语演讲比赛和综合技能大赛、山东省校园剧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多项比赛中,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健康的体魄,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帮困助学,确保学业。学院除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外,还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仅近两年就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50多万元,发放困难补助50多万元,勤工助学款40多万元,各类贷款近200万元。自建院以来,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改革搞活,保障有力。自1997年始,学院就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社会化的改革取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盘活固定资产,有效地打破了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使学院的建筑面积迅速扩大,由1999年的11万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32万平方米,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合作,开放办学。学院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发展对外合作,广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学术交流。1996年与加拿大联合创办了“中加高等应用技术学院”,是山东省合作办学最早、规模最大、正规学历教育并且拥有《中外合格办学许可证》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之一。2001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2002年又与韩国联合创办了“国际商学院”。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与韩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近15个国家的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国内20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学院还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并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聘请李京文、周叔莲等多位专家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开拓进取,天道酬勤。18年的艰苦创业,18年的开拓进取,山东工商学院已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无论是校容校貌和师生的精神风貌,还是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师资队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山东工商学院,高可以望山,远可以观海;春来花团锦簇,草木泛青;夏至绿树成荫,湖光潋滟;秋日云高气爽,落英缤纷;冬日银装素裹,松柏傲立。楼房鳞次栉比,景致各具特色,树木错落有致,草地四季常绿。山东工商学院不仅拥有美丽典雅的校园,而且拥有丰富的办学内涵:

1996年4月和6月,学院先后获得“山东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高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

1999年11月,学院被指定参加了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

2000年10月,被山东省建设厅授予“省级花园式单位”;

2000年12月和2001年5月,分别通过山东省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校园文明评估检查预审和复审,被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2001年1月,被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1年5月,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工会授予“山东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称号;

2002年5月,学院图书馆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自动化先进图书馆”称号;

2002年10月和11月,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以及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中,专家组对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以及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2年10月,在全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评比中,被山东省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五、憧憬中的未来:办学层次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辉煌的历史已经过去,灿烂的未来更加美好。山东工商学院人已经为自己绘就了宏伟的蓝图,并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到“十五”末期,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5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0人,专科生300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籍生达到5000人。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学科结构更加合理,教学和科研有较强实力和突出特色,在行业经济研究中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成为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色鲜明、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普通高等学校。

在实现“十五”计划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000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籍生达到8000人,部分学科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成为特色更加鲜明,有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整体办学实力居于前列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目前,学校正继续面向全国招聘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等专业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40-45岁的教授、35-45岁的副教授及其他博士、硕士,并在安家费、住房、科研启动基金、配偶随调等方面提供优厚条件,以广纳天下贤才。

六、历史中的沉思: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顾历史,山东工商学院人可谓经历了风雨才见到了彩虹。在短短的18年时间里,山东工商学院人也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面对各种困难、处于各种逆境,一个集体要有凝聚力、战斗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起核心作用。

山东工商学院人之所以能百折不挠,走上发展之路,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正是在这个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员工总能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形成打不倒、压不垮的铜墙铁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主体。一所高校,教学是中心,教师是主体,正所谓“国运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兴衰,系于教师。”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仅要有典雅的校园和美丽的校舍,更要有一支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所以,18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师资队伍这个主体,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和倾斜政策,激发教师奋发有为、顽强拼搏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状态是学院发展的保证。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山东工商学院史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了这个法宝,就能凝聚人心、赢得民力;有了这个法宝,就能聚集财力、节约资金去建设、去发展;有了这个法宝,就能直面挑战,不畏挑战,迎难而上,克服各种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勇迈进。

——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动力。因此,山东工商学院的党委班子成员深谙“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干部”的真谛,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与集聚。他们始终实践着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凝聚人、用制度凝聚人的管理理念,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把学院的事业推向前进。

——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是学院发展的动力。改革是永恒的话题,发展是硬道理。18年的实践证明,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推动更大的发展。而要改革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近几年,学院之所以迅速壮大,知名度不断提高,就是因为在改革方面成绩显著,在创新方面独具特色。

总之,18年的奋斗历程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无限追求,追求无限。这就是山东工商学院人走上辉煌的真实所在,也是山东工商学院人永远不变的宗旨。(摄影:刘志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