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扬当年催生“两弹一星”的精神

2003-06-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如果没有1956年制定的12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就没有“两弹一星”,也没有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今天。正是这一个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奠定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布局,使我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科学技术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出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论坛讨论会的老科学家们,激动地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回忆起那个引领了他们为之奋斗半辈子的科技规划,无不感慨万千。

老科学家张登义说,12年科技发展规划对我国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新中国建立之时,我国的科技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新生的社会主义又面临着外部的技术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立足自己,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根据我国的经济需要,布局了一批重点发展学科,确定了科技主攻方向,在规划指导下的“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科学家们回说,1956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12年规划”。今天,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制定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这一关乎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已列入了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日程。温家宝总理登门访问王大珩,在王院士的书房,温家宝认真听取了这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后说,我们正在研究和制定新世纪的科技规划。这个规划包含许多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一定要把科学家们好的建议吸收进来。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送上《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第二天,有关部门就接到了温家宝在这份材料上的批示: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协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确定“三步走”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做好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

肩负着巨大的嘱托和使命,老中青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冷静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他们指出,今天,我们在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与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天我们有了许多有利因素,但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过去的科技规划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执行的,而今天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如何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制定好国家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未来20年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将制定一个什么样的科技发展规划,大家在讨论中争先恐后地发言,互相启发思路,虽然大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一致看法,但对于有关国家安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还是大家比较一致关心的问题,认为应予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根据国家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像“两弹一星”那样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制定一个抓住关键,带动全局的科技发展规划,也是大家在讨论中趋于一致的看法。

论坛仍在继续,讨论仍在深入,为了制定出一个切合我国实际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规划领导小组表示,将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的制定成为凝聚全社会智慧、统一思想和行动的过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